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浙江新闻·民生

500多岁的里商仁灯,帮助村民增收

里商仁灯馆里陈列的灯

  本报讯 这个十一长假,杭州淳安里商仁灯馆来了一拨又一拨人。他们都是来看灯的。里商仁灯馆里陈列着许多复古而又别致的灯,仔细一看,都是手工制作而成。烛光透过纸面上的小孔透出来,纸面上的凤凰、喜鹊随着烛光好像动了起来。

  这就是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里商仁灯”。

  制作人商振洲介绍说,这些灯的做法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有500多年的历史。做一盏灯需要6道工序,3天才能完成。

  商振洲是“里商仁灯”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父辈学习制作工艺。

  “里商仁灯”起始于明朝成化十三年,在当地俗称“花灯”。相传商辂七十寿辰时,明宪宗赐百盏宫灯祝贺。商氏后裔为缅怀商辂,按宫灯式样制作花灯汇成龙身,加上龙头、龙尾组成彩龙,成为了“里商仁灯”,每逢春节、元宵举行巡游活动,以示纪念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丁兴旺。

  仁灯种类繁多,图案形象逼真,花鸟、动物栩栩如生。每盏灯有18扇门,在蜡烛的映照下使每扇门投射出的花案美不胜收。

  近年来,里商乡把这项宝贵的技艺发展成了消薄增收重要途径,建成了里商仁灯馆和商辂文化展示馆。在那里,游客们可以买到手工制作的仁灯,参与仁灯制作体验。

  里商乡党委书记唐敏说:“下一步将开发更多以里商仁灯为题材的新式灯具,让里商仁灯用现代的方式展现在更多人面前。”

  本报首席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严一冲 陆璐


钱江晚报 浙江新闻·民生 a0004 500多岁的里商仁灯,帮助村民增收 2019-10-08 11147098 2 2019年10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