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人文·文化

王安忆在杭讲课月余,终于聊到新作
没想到评论家们的喜欢不约而同——

《考工记》最迷人的地方
就是慢

  这一个月,要在杭州找到著名作家王安忆,并不难。

  作为浙江大学的“驻校作家”,从9月9日到昨天,王安忆已经在杭州讲了8节“文学课”——从《追忆似水年华》说到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小说。

  这8节课之外,10月13日还有一场重磅活动。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与浙江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学生活”系列文学研究工作坊,请来30多名文学评论家,与王安忆谈《考工记》。

  参与研讨的有浙江工业大学教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省特级专家肖瑞峰,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勇,扬州大学教授徐德明等著名学者,还有作家、评论家、文学期刊的主编,当然会场里还坐满了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财经大学的学生。

  《考工记》是王安忆的最新小说。15万字的构筑下,展开了从1944年到2000年上海城市平民的日常生活画卷。在普通读者的感受中,读《考工记》只是读一个人与一座宅子的故事,但评论家聚集,便打开了更为广阔的世界。

  刘勇认为,王安忆有诺奖作家爱丽丝·门罗的风格,写得随心所欲,漫不经心。“这样的人才能写出最好的小说。”他觉得《考工记》是迄今为止王安忆小说中最好的一本。

  徐德明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来总结近年来王安忆小说的文化特征。他认为王安忆最近在浙大的一系列讲座恰恰是证明她熟稔西方小说,而《考工记》的背后,更是可以列出中国传统文化中,与物相关的一个长长的书单。“她写日常生活的唯物故事,从物质中升腾人心、人情、行为逻辑。”

  正是这样的日常叙事,造就了《考工记》的“慢”。在场的评论家不约而同地喜欢这种慢。

  1944年秋天,陈书玉回到上海。一路舟车,甚至还搭乘过军用飞机,到了松江,他“口袋里一个子都不剩,只得步行,鞋底都要磨穿”。

  在小说家、同济大学教授张生看来,陈书玉以步行迈入快节奏的上海,他的慢与上海的快构成一个明显的反差:“慢就是这个小说最大的形式。用慢的情调,使得小说与现实世界形成相切割的状态。”

  翻译家文敏则从“粉丝”的角度给出了自己阅读王安忆作品的感受,喜欢小说中那种安定人心、安顿人生的气质。哪怕是在心情低落时,翻开任意一页都可以读下去。

  不过,评论家以及在场的大学生们想知道,这陈书玉与老宅的这段故事来自何处?《考工记》中涉及到钱、吃、恋爱,却没有提到性,这又是为什么?

  其实,陈书玉与老宅都是有原型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王安忆在上海的老城厢南市区发现了一座大体上还保持形制的大宅,此后,她便不间断地造访这座宅子与它的主人——一位老先生。老人不断与文博部门打交道,希望“修葺房屋,列入政府保护系列”,直到房屋终于烂成一摊,变成瓦砾场,这最后一名留守人,在瓦砾场里度过余生。

  至于陈书玉的情爱话题,王安忆认为, “如果我们很耐心看看我们周围人的生活,看看我们这个城市或者我们这个时代的时候,在我的经验里,我们会看到很多很多在历史变革的夹缝里生存的人,他们大部分是单身的。”因为,一个人在巨大的危机中,会丧失对欲望的渴求。当然,陈书玉还是有情爱的,但是王安忆说,自己无法为他找到一个配偶。无论是来自旧时代的女性,还是城市底层的女性,对于陈书玉来说,都不合适。


钱江晚报 人文·文化 a0012 《考工记》最迷人的地方
就是慢
2019-10-16 11193024 2 2019年10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