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4版:有趣的科学

为什么考前背的重点
一觉醒来忘了大半

科学家初步解开谜团:睡眠时有三种脑电波在“混战”
未来或许还可以强化记忆,睡一觉,该记的全记住了

  这段时间,全国的学生可能都在考试。不少同学会采用临时抱佛脚的迎考策略——理由还振振有辞,太早复习怕考试时全忘了。

  但真相是,前夜突击背的题,考试时还是错了。不是越新鲜,记得越牢吗,怎么会一觉起来就忘?大脑在我们睡眠的时候,到底偷偷做了什么?

  近期在《细胞》(《Cell》)上发表了一项研究,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副教授卡鲁内什·甘古利团队,初步解开了这个谜团。

  巩固一些记忆,也会抹除一些

  睡眠中,大脑会产生脑电波,使某些记忆得到加强,其他的则被抹除。此前,我们也未搞清楚大脑选择的标准是怎样的。

  卡鲁内什·甘古利说,关于记忆强化的各种理论,通常划分成两个阵营:

  其中一个阵营,是从记忆稳固角度来讲——长时间记忆的形成,归因于睡眠状态中重现的大脑活动。

  “这些神经元集群在睡眠中,模仿了最初学习过程的信号,用重复的方式,加强了神经元之间的突触连接,从而加强了记忆。反过来,其他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没有被再次激活,因此不会得到强化,由它们控制的记忆就会淡化。”

  另一个阵营则提出“突触削弱”的概念,这是从消除记忆的角度讲的——

  因为学习过程涉及加强脑内突触连接的神经活动,十分消耗能量,所以这派观点认为,大脑会更加积极地清除不太有用的记忆,“他们认为,通过除去这些无用记忆,大脑过滤出有用的信号,从而提高了效率。”

  三种脑电波的“混战”

  一直以来,有两种脑电波模式——慢振荡波和睡眠纺锤波,被认为与人记忆的强化与遗忘,有直接联系。

  慢振荡波的特征,是高峰值、低频率,它会扫过大脑的大部分区域。

  而睡眠纺锤波发生在无梦状态的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中,是每隔几秒就会爆发一次的高频脑波——正常人的睡眠,由快速眼动模式(REM)和非快速眼动模式(NREM)交替进行,每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时长大约90至110分钟,人们每夜通常有四五个睡眠周期。

  “还有一种δ(德尔塔)波,它比慢振荡振幅略小一点,往往只在大脑的局部出现。”这回,科学家发现,影响记忆的不只是前两种脑波,δ波似乎也产生了影响,

  大鼠要出场了。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神经学博后金容杰与来自西达赛奈医疗中心的生物医学和神经学助理教授塔努吉·古拉蒂合作,他们通过提供奖赏,训练大鼠学习新技能,并在大鼠睡觉的时候,对其脑中特定的波形加以抑制。第二天,再测试大鼠对新技能的记忆是否有加强或淡化。

  当消去了慢振荡波后,大鼠的学习效果下降了。同时,干扰δ波后,大鼠的记忆增强了。

  古拉蒂的研究小组也发现:慢振荡波和纺锤波,与神经活动组合的再次激活和记忆强化有关。与此同时,δ波似乎能够使记忆淡化,或许是通过某种形式的突触削弱,削弱了脑内连接。

  为什么人类需要这么多睡眠

  δ波与痴呆症有更直接的联系。

  在表现出淀粉样斑块(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标志)堆积的大脑中,δ波更加常见。

  在晚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不仅在睡眠状态中,清醒状态下也能检测出δ波。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精神病学和人类行为学助理教授布莱斯·曼德说:“你会看到,到处都是δ波。”它们的存在,暗示了大脑中记忆障碍如何形成。

  认识到δ波的功能,这将为睡眠与记忆领域许多其他研究,提供前景光明的方法。

  比如,一些旨在改善睡眠的药物,并不能加强学习和记忆。但是未来或许可以通过干扰δ波,来强化记忆。那么睡眠,就会成为机器猫的记忆面包一般的神器了——睡一觉,该记的全记住了。

  不过,金容杰的工作之后,还有一个问题悬而未决:那就是为什么人类以及其他一些动物需要这么多的睡眠?

  有证据表明:慢振荡波和睡眠纺锤波的耦合(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只占据数小时睡眠中的几秒钟。而这种耦合,只需要发生几次,就能使记忆持久性发生长期改变。

  让我们的脑回路进行重构,这么短的时间就够了。那么,睡眠的背后,一定隐藏着更多的秘密。


钱江晚报 有趣的科学 a0014 为什么考前背的重点
一觉醒来忘了大半
2019-11-08 11330412 2 2019年11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