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名医馆

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

装个脑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

罗巍教授给张大伯调节参数

  去年,钱江晚报报道了“一家三兄弟都患帕金森”的故事。来自桐庐的三兄弟先后被确诊为帕金森病,这是因为他们均携带两个致病突变:PARK2基因,它是帕金森病常见的致病基因之一。

  多年以来,三兄弟一直饱受疾病的折磨,二哥张大伯更是在轮椅上度过了十年之久。但最近,他终于摆脱了轮椅的束缚,能像正常人一样站立、行走了。

  这全靠医生在他脑袋里植入的一个“脑起搏器”,减轻了他的运动异常症状。据了解,脑深部电刺激术(DBS)是帕金森病治疗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技术,是部分帕金森病中晚期患者可以考虑的治疗手段。

  1月13日,钱报记者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见到了前来复查的张大伯。上次见面时,他全程坐在轮椅上,没有家人的搀扶根本无法站立。但这次,他已经能自如地走动了。

  张大伯今年63岁,早在40岁出头就患上了帕金森,已经有二十多年的病史。随着疾病的恶化,他的四肢从抖动到无力,最后只能坐在轮椅上度日,“我坐轮椅快十年了,坐坏过三个轮椅。”

  因为行动不便,他已经十几年没来过西湖。上周末,他专门去西湖转了转,整整逛了大半天,好像要把这些年落下的美景都补回来似的。

  浙大二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罗巍教授说,张大伯患病多年,分级已经达到了中重度,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经过一系列的评估,罗巍医生团队认为他适合做脑深部电刺激手术(DBS),也就是用微创的方式在脑袋里安装一个“脑起搏器”。

  罗巍医生解释说,DBS是在大脑的特定核团中植入电极,通过电极发出高频电刺激,阻断异常的神经电活动,从而减轻帕金森病的运动症状。罗巍医生说,一般开机后还需要3~5个月调试,所以这段时间张大伯经常来医院复查。

  在神经内科的走廊上,钱报记者又见到另一个DBS术后的患者。临安的徐大伯今年60周岁,他2011年被诊断出帕金森病,一直服药控制。病情加重后,药物的效果越来越差,一天吃5次都没什么用,还出现了副作用,最后在医生建议下接受了手术。

  手术的效果出奇得好,徐大伯术后就没再吃药,还扛着锄头上山挖竹笋了。但罗巍医生说,手术可以让大部分患者减少药量,只有极少数患者在一段时间内甚至可以停用药物。

  “我们目前就有三名患者暂时没有用药,但我相信以后他们迟早会再需要用药物的。术后减药并不是DBS手术的主要目的,改善疾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才是帕金森病患者最主要的治疗目标。”罗巍医生说。


钱江晚报 名医馆 a0012 装个脑起搏器,大伯去逛西湖了 2020-01-14 20290965 2 2020年01月14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