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抗疫

留守美国的中国女留学生姜甦:

不恐慌,不放松
安静宅在家里

超市的货架已基本被搬空

  重庆女孩姜甦(音同“苏”)在美国加州某大学攻读人工智能博士。自美国疫情爆发以来,她每天都会接到母亲的“夺命连环Call”。家中的亲戚也轮番上阵,采用“巨长微信”方式对她进行“轰炸式”问候。

  大家目的只有一个:劝她回国。

  姜甦有些无奈,在理性、客观地分析后,她依然决定留守。“目前,疫情对我的生活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和威胁,我找不到回国的必要理由。”姜甦说,反而在国内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产生过回国的想法,希望回到父母身边,保护他们,陪伴他们。

  她的自我保护

  早在1月底时,姜甦脑子里那根弦就开始绷紧起来。国内疫情暴发,她就开始减少聚会次数。

  2月,她停止去健身房,买了一堆健身器材,在家锻炼,并开始囤积食物与生活物资。

  3月以后,她取消了所有聚集性活动。即使是每个周末都会和朋友相约的爬山,她也一概拒绝。“不想让远在大洋彼岸的父母担心。”姜甦说,“火不烧到身边,或许人们还感受不到危险。”

  在姜甦刷新闻关注疫情时,还被一位来自保加利亚的同学,略带嘲讽地“取笑”她,“你太过于紧张了。”

  3月初,一位刚从意大利回来的同学召集大家聚餐,姜甦觉得有些不妥,劝同学,“你应该在家隔离14天,这是对自己也是对周围的人负责。”

  对方礼貌性地道谢后,便没有了下文。

  从那天起,姜甦在实验室都会尽量地避开他。有时候,看到周围朋友淡定的态度,姜甦一度怀疑是不是自己太敏感了。不过,意大利疫情大面积爆发之后,姜甦也感受到了周围人态度的变化。

  保加利亚同学在和意大利朋友通话后,态度发生180度大转变,成了实验室第一个提出居家办公的人。她还不时发信息告诫同学,“事情变得越来越严重,一定要保护好自己。”

  直到近期,接到通知“暂时关闭研究所”后,姜甦才松了一口气,“我感觉能够控制住接触人的范围了,感染风险也降低了。”

  她的自我隔离

  如今,加州的酒吧饭店关门歇业,街上行人寥寥,戴口罩的人多了起来。

  姜甦说,同学们也开始变得紧张。有人一旦有点咳嗽,就会在聊天群里问,“我四肢无力,感觉有症状,是不是要去检测?”

  周围不少来自欧洲的同学,也接到了父母的电话,询问他们是否选择回国。

  “飞回去太累了,而且途中也有感染风险。还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最安全。”姜甦现在每天都在家办公,“疫情发生之后,科研进度受到了影响。本来5月在阿根廷有一个人工智能的学术会议要参加,也推迟了。”

  一个月前,姜甦开始囤物资的时候,超市供应还很充足,“现在进一趟超市,需要排很长的队伍。”

  上周末,她一大早就去了中国超市,“超市8点开门,我7点半就到了,为的就是一开门就能进去‘抢’货。”

  “现在最紧缺的是卫生纸。”姜甦说,有个朋友卫生纸告急,还曾向她“求救”,“谁拥有卫生纸,现在会被网友调侃为‘炫富’”。

  几天前,姜甦前往家附近的一家药店购买洗手液,刚好遇见店里正在补货。她看到了“震撼”的一幕——所有的人,手里都抱满了卫生纸,等待结账。

  看到周围邻居没有口罩,姜甦拿出了之前的部分囤积,分装在保鲜袋里,挨家挨户送过去,“一年前,我在家不慎摔跤骨折。隔壁一对老夫妻开车送我去医院。现在,他们有了困难,我也希望力所能及地提供一些帮助。”

  平日里,姜甦会在家里写代码、健身、做饭,并每天给远在国内的父母报平安。

  “我爸妈有时候过于担心了,总是不停地劝我。”姜甦说,从头到尾,疫情并没有给她带来恐慌,她只是选择谨慎地面对。

  唯一让姜甦有点担忧的是,她在网上看到,美国人因为疫情造成的恐慌,担心会发生暴乱,开始囤枪。这让她联想到了电影《传染病》里的场景——每次想到这儿,她都会有点不寒而栗。


钱江晚报 抗疫 a0004 不恐慌,不放松
安静宅在家里
2020-03-26 20631060 2 2020年03月2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