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江南文化系列报道⑩

文章导航

江南乡镇不仅吸引商人也很吸引文人

“无丝不成镇”从何而来

  “无丝不成镇”从何而来

  马致远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是许多人对江南乡镇的最初印象。江南乡镇有粉墙黛瓦马头墙的徽派民居,有悠长的长着青苔的青石板路,每到旅游旺季,流连于江南乡镇的游人总是络绎不绝。

  浙江科技学院的李正爱副教授指出,江南乡镇不仅风景秀美,许多乡镇的经济也很发达,比如湖州南浔镇在明清时期达万户以上,其人口规模是当时许多城市也无法比拟的。

  在李正爱看来,江南的城市和乡镇之分主要在功能定位上。“恰是因为江南部分乡镇专注于手工业与贸易,在明清丝绸贸易兴盛时,它们作为当时全国蚕丝原料和丝织品的最大出产地,吸引了一众工商业者从各地前来贸易。文人雅士多视江南乡镇为‘神往之地’,明清之后交通改善的江南乡镇还吸引了大批文人骚客。”

  哪里算是江南乡镇

  李正爱告诉记者,江南乡镇是江南的乡村和市镇的合称。古时候的江南乡镇和现在乡镇的行政级别大致相当。“乡镇主要的社会经济和形态是以农业生产生活为主体的。乡镇的本质还是农村。”

  在他看来,江南乡镇和城市最大的区别在于,乡镇的居民大多自给自足,吃自己种出来的粮食,而城市的商品经济更繁荣,居民通过到市集购买柴米油盐等物什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

  明清江南乡镇有“无丝不成镇”之说,丝织业、工商业都十分发达,可是为什么商品经济还是难以取代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乡镇的基调呢?

  为此,李正爱举了民国时期关于德清县新市镇的一份经济调查报告作为例子。据《新市镇蜡烛灯芯之制造情形》报告记载,民国时期,新市镇有不少家庭为当地的烛芯店生产蜡烛,以此作为副业。不过,这份副业的酬劳极低。如果一户人家以此为主业,“每天最多可得大洋二角(大约能购买2~4斤米),普通只有五分至一角”。因此,大多数乡镇居民要完全以工商业为生几乎不可能,当时大多居民还是以农业为主,以工商为辅的“半商半农”生存状态。

  李正爱认为,江南乡镇和城市的经济形态区别这么大,一定程度上是江南乡镇和城市自古以来的功能分工在起作用。“就比如说在市场体系的分工中,城市是中心市场,乡镇则是初级市场。城市‘要什么’决定了乡镇‘产什么’。”

  另外,“乡镇的政治地位要低于城市,为保证基础农业的发展,江南乡镇工商业也时常受到打压。如清代康熙年间就有‘机户不得逾千张’的禁令,来限制乡镇民间手工业的发展。”李正爱指着地图上的湖州的南浔镇、吴江县的盛泽镇说,“明清时这些乡镇人口都超过万户(人家),市场贸易也有相当规模,但始终也无法与杭州、湖州这样的城市平起平坐。”

  江南乡镇有何特色

  “穿镇而过的狭窄河道,一座座雕刻精致的石桥,傍河而居的民居。”余秋雨曾描绘过江南乡镇的模样。

  江南乡镇景观素有江南地域的特色。李正爱发现,在江南景观中,柳色、莺语、湖光、涛声、曲港、翠林青峦、渔歌渔火、采莲采菱、长桥、津渡、商舶、帆影、市街和古寺等景观对象出现频繁。

  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把江南民居的取址概括为“城濒大河,镇依支流,村傍小溪”。“江南地区气候温暖,空气湿度高,江南乡镇多依水而居,建筑又以粉墙黛瓦为特色,分布错落有致,景观颇有些水墨画的韵味。”李正爱说。

  在水资源较好的江南乡镇,渔火渔歌和采莲采菱是当地景观的一大特色。“江南地区水网密布,气候温润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鱼米之乡’。不论是渔猎,还是采莲采菱,都是江南乡镇自古沿袭的传统生产方式。自魏晋时期起,描写江南渔火渔歌、采莲采菱的诗文就层出迭见。”李正爱感叹道,”这可是江南乡镇独有的景观。”

  据李正爱介绍,明清时期江南乡镇常有用数字来列举乡镇里最有特色的景观的现象,比如以前余杭塘栖镇的“塘栖十五景”,当中就有“芳杜菱歌”、“厂阴渔火”这样的景观。对于“芳杜菱歌”、“厂阴渔火”这两个景观,他这样描述:“天气明媚的夏日,在塘栖镇南边溪中小洲——芳杜洲边,采莲采菱的女子穿梭在莲荷之间;夜晚,塘栖镇的文人在一间名叫‘厂阴’的书屋中夜读,窗中隐隐透出的灯光与不远处河湖上渔船的捕鱼灯遥相呼应。”

  “江南乡镇这些景观的形成大多是和历代生活在乡镇的文人脱不开关系,是他们‘挑选’出来的。”李正爱笑着告诉记者,江苏常熟县唐市镇的“唐市十景”就和生活在唐市的文人杨彝以及他的一帮客居唐市的朋友有颇深渊源。

  杨彝是明末清初著名清流文社——应社的领袖人物。晚年恰逢乱世,清兵入关,他与张采、顾梦麟等应社好友一起避居唐市。年老的杨彝将平日所赏的唐市风景摹画成十幅图画,每完成一张画,他就请来张采和顾梦麟一起赏析评点、并赋诗唱和,如今的“唐市十景”恰也就是这十幅图所绘的景观。

  江南乡镇住着哪些人

  李正爱介绍,江南乡镇自古以来以农业为本,因此乡镇中居民多是农民和手工业者。“但明清时期,江南乡镇涌入了大量商人和文人,镇内许多农民转业从事工商业,乡镇的人口职业结构发生了巨大调整。”

  1952年的《苏南土改文献》统计数据显示,传统江南社会中的地主与乡绅、工商业者在乡镇居者为多,城市为少。在李正爱看来,这和明清时期乡镇人口调整不无关系。

  “这是受明清江南乡镇蒸蒸日上的丝绸贸易的影响。”李正爱说。清人仲廷机编纂的《盛湖志》记载,明末清初的盛泽镇“丰歉不仅视田亩之荒熟,而视绸业之盛衰。”镇内丝绸贸易的盛衰时刻影响盛泽镇经济的兴衰。

  丝绸贸易迅速崛起,吸引了周边大量的商人前往江南乡镇。“迄今居民,百倍于昔”,清代倪师孟等人编纂的《吴江县志》如是记载吴江盛泽镇人口的变化,每一天都有来自各地的商人到这里进行丝绸贸易,开市的时候必是“舟楫塞港,街道肩摩”的盛况。

  江南乡镇在吸引商人之余,为何对文人也有如此吸引力呢?

  “因为商人的到来不仅带来了经济的活跃,往来频繁的贸易对乡镇的交通提出了要求,这推动了江南乡镇交通条件的改善。”江苏南通掘港镇的街市长达6里(3千米),由数条石板街和沿街市房、街后居住区组成,都是由徽商吴永瑞、汪席儒等人集资于乾隆五九年(1794年)建成的。“这为文人的涌入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李正爱解释道。


钱江晚报 江南文化系列报道⑩ a0009 “无丝不成镇”从何而来 2020-04-03 钱江晚报2020-04-0300016;钱江晚报2020-04-0300015;钱江晚报2020-04-0300017;20666216 2 2020年04月0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