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小时·新闻

独特的“三接桥”、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
绍兴栖凫村历史遗存如何保护引关注

“古董村”要拆
老故事先来听一听

村里的县文保单位三接桥
市文保点徐公桥
绍兴图书馆里的徐树兰雕像
扫一扫
看看老村最后的面貌

  本报记者 史春波

  绍兴城南有个村子,名字挺有诗意,叫栖凫(qī fú)村,它快要拆了。这本是很正常的,城市发展这么快,拆迁总是难免的。而对很多老百姓来说,是好事。不过,这个叫栖凫的村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因为村里出过一个名人,叫徐树兰。他家还有几座老宅子,已经很破败了。

  要不要保护,怎么保护?不仅老百姓关注,绍兴的主要领导和部门也很重视。

  村子要拆了

  村民有些不舍,也有些期待

  前几天,本报记者走了一趟这个村子,网上有人在说这是个“古董村”,到底有多少古董?

  栖凫村离绍兴市区大概20来分钟的车程,不远,走进村里,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河。

  有人在河边洗衣服,河上还停着一艘船,河边杨柳依依,倒是一副江南水乡的模样。

  村子有些衰败,有些老房子都快倒了,一条条宣传标语,比如“整村拆迁是大势所趋,长远发展是百姓所需”随处可见。

  民房的墙上还贴了很多广告,有的是中介,有的是搬家公司,有的是楼盘广告。

  路边聚集着几个推销房子的年轻人,他们热情地向村民推销房子。在他们看来,这个上千人的村庄充满了商机,拆迁后,一大部分会买新房,用拿到的拆迁款。

  收古玩的也来了。他们刚刚花了几百元钱买走了徐姓人家的一副对联。

  这一切迹象证明:这个村子快拆了。

  拆不拆,其实早在去年就开始传了。

  今年3月,村子所在的鉴湖街道开了动员大会,明确村子要拆。这也是街道第一个整村拆迁。一共涉及村民约470户,拆迁面积达10万平方米,按计划于6月底完成签约、腾空、拆除全过程。

  遇到刚洗完菜准备做饭的老伯,他说,村里已经动员过了,他在这里住了60多年,虽然有些不舍,但总是要向前发展的。

  这片土地的未来会是什么新的样子?他们也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古董村要拆迁

  来了好几拨文物爱好者

  记者还碰到了两批人,两名是古建筑的爱好者,在文化古城绍兴,这样的热心人有不少,他们一直在民间呼吁政府加强文化遗迹的保护。听说这个村子要拆了,一大早,他们就来拍照。走了一上午,已经汗流浃背。

  另一拨是绍兴博物馆、柯桥博物馆的几位馆长和专家,他们也说,听到村子要拆了,再来拍点照片。

  “我八十年代做文物普查的时候来过一次,一晃30多年了,那时都是老房子。”一名专家这样说。

  村里有两个文保单位,是两座石桥。桥的年代都是清末的。其中一座是三接桥。

  绍兴是水乡,上世纪九十年代统计有上万座桥,但栖凫村的三接桥很独特。

  它矗立在一个丁字形水系的交汇处,横跨三段河道,连接三个岸线,形成一座平面呈现Y形的桥梁,以此达到一桥多用的目的。

  1987年,这座桥被列入绍兴县的文保单位。

  相隔百来米,是另一座石拱桥,叫徐公桥,估计是和徐姓人有关联。它是绍兴市文保点。桥边还有一个土地庙,和桥差不多年代。

  村里清朝时

  出过“国防部高官”

  这个近乎破败的村子,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更大的原因是一个叫徐树兰的人。

  在栖凫村,徐氏是其中的一个大姓。在此栖居了800多年。但之前似乎也没出过什么名人。

  直到1837年,徐树兰出生。他的履历大致是这样的:

  39岁那年,他中了清朝光绪年间的举人。然后一步步做官,做过兵部郎中,相当于国防部的高官,也在河南做过知府,还有盐运使。

  他还是个孝子,因为母亲生病,他回到了老家绍兴,做了不少公益事业。

  首先,他创办了一所民办学校。这就是绍兴一中的前身。

  在当时,这个学校是相当牛的名校。参加过学校工作的包括了蔡元培、徐锡麟、鲁迅等名人。同时,这个学校走出两位北京大学校长、18名两院院士,培养了4万余名德才兼备的优秀毕业生。

  徐树兰的第二个贡献是,他办了一个古越藏书楼,而且对外公开,就像我们现在的图书馆。

  这座藏书楼现在还保存完好,它是省级文保单位。古越藏书楼被誉为开创了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先河,在绍兴图书馆里还有一座徐树兰的纪念雕像。

  人世沧桑,在栖凫村,还有徐树兰故居、徐家儿子们居住的地方、徐家洋房和徐家宗祠4处遗存,都已经破败。

  在栖凫村,徐树兰的弟弟徐友兰及其儿子盖了一座洋气的房子,也用来藏书,村里人都叫洋房。

  这座洋房是巴洛克风格的欧式建筑,有着异域之美,在一个农村,造这样的房子,可以想象,主人的思想和观念是相当的前卫。

  现在居住在这里的,是徐家后人徐道元,他住了70来年。

  最关心的还是历史遗存

  今后会怎么样

  不管怎么说,这个村最让人关心的还是随着栖凫村的拆迁,徐家的这些遗迹会怎么处理?会拆吗?怎么保护?

  3月份,越城区有关部门曾发函建议街道对徐氏祠堂、徐家洋房等6处不可移动文物做好整体建筑保留,参照文物保护的要求进行原址保护。

  最近,由绍兴市文广旅游局牵头,会同越城区文广旅游局、区水利局、区房征办、区规划院及鉴湖街道相关负责人又开展了现场调研。

  调研组一行首先实地踏看了栖凫村相关古迹,包括古桥、祠堂、庙宇、老宅、洋房、水闸、老井以及特色民居等,对这些古迹的保存状况和文化价值有了初步了解。

  随后,调研组在鉴湖街道召开座谈会,就栖凫村开发过程中如何保护古迹、如何传承文化、如何凸显特色进行了交流研讨。

  调研组一名专家告诉钱江晚报记者,方案确定保护的有两座文保单位的桥,另外还有徐家的老宅、洋房等几处民居,会进行修缮。“桥也是要原址保留的,它有地域性。”

  对于有几处民居,已经破损严重,他们建议把一些老的建筑构件进行收储保存。

  “这些信息都反馈给了街道,大家都是有共识的。”他说,“大家都是希望这些文物古迹应尽可能保护起来,这也是保护绍兴名人文化的重要工作。”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10 “古董村”要拆
老故事先来听一听
2020-04-27 20770042 2 2020年04月2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