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记录西湖晨曦
把自己绑在
新新饭店的避雷针上
他拍的照片被做成外交礼物
本报记者 章咪佳
上图:首批《西湖风光》幻灯片集 下图:张侯权 |
首批西湖风光幻灯片
131个国家的大使馆各送了20套
1965年初夏,在杭州召开了一次全国幻灯会议,当时文化部电影局幻灯处处长唐瑜在会上提出几个建议,其中一条就是内容选择上可以做一些风光片。
浙江幻灯制片厂厂长黎呐马上响应:“我们有。”接着就在会上放映了张侯权几年来拍摄、制作的西湖风光幻灯片,大家一致叫好。唐瑜当即决定选出24张“西湖风光”,按国际流行片尺寸,做成“135”胶片的幻灯片。当时国内还没有拷贝彩色幻灯片的设备,最后是联系了日本的厂家,制作了一万套。
首批面世的这套幻灯片集,比我手头这本还要精细,封面上有“杭州西湖”的烫金标题。
1970年代末至1988年,张侯权共拍了60多套照片,都制成了幻灯片,展现浙江的风土人情,最多的就是西湖风光。开始几套幻灯片样片寄到北京后,相关领导批示,这批幻灯片(文化部)免审(邮局)免检,作为外交礼物,寄往当时与中国建交的131个国家,每个大使馆寄20套。
很可惜,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大约1990年代后,曾经风靡全球的幻灯片几乎消失殆尽。
我第一次去张老先生家,他女儿单泠从储藏室里,翻找出满满一箱幻灯片,几十本册子,还有两台手持式的读(幻灯)片机,有一台是法国产的。
单泠说,在欧美,幻灯机是非常普遍的“小家电”,“以前的人不会经常把照片印出来,习惯用看片机看幻灯片,就像现在我们用手机翻照片一样。”
可惜的是,这些压箱底的藏货,在太阳光底下一看,大部分已经失去色彩。老先生说是保存环境出了问题。我有点不甘心。
虎跑泉边的漂亮女孩
因为这套风光片红了
第二趟去见老先生时,我带上了这套从旧书网上淘来的幻灯片——1980年代由浙江幻灯制片厂制作。
老先生看了,很满意,表示这套片子达到“干燥度99.9%”的标准。我算是捡到漏了。
当天,我还忽悠朋友把家里收藏的老幻灯机“海鸥4400L”弄出来。
4月26日,周日的下午,在老先生的房间里,我们拉上窗帘,办了一场幻灯片看片会。
片子一帧一帧过去,1970年~1980年的湖光山色历历在目。它们像琥珀一样,永久封存了特定时刻特定地点那个风姿绰约的西湖。
虽然已是92岁高龄,老先生仍然可以准确无误地说出每张照片的拍摄地点,连人物、细节,拍摄故事都记得很清楚——
“这张‘虎跑泉’,画面里两个女孩子是两姐妹。”我们看着幻灯片里那两个美人,那个时代的女孩子真是人美条顺。“里面一个女孩子原来有个在浙大读研究生的男朋友,后来她红了(这张照片当年传播得非常广,照片里的女孩相当于现在的网红模特了),那个研究生的妈妈急得来找我。”
说着说着,墙上打出来一张老先生1980年代拍的杭州植物园,画面上有棵紫荆花树。他突然问我:“咪佳,你知道紫荆树是怕痒的吗?”
我一下没有反应过来。老先生继续解释:“我一挠紫荆树的树干,整棵树都会摇晃起来。”
我们也好像紫荆树,被这句话挠到了痒点,笑得七倒八歪,陷进沙发里。
绑在新新饭店的穹顶上
身挂8台相机连续“扫射”
除了幻灯片,另外还有一种载体,保存着张侯权当年拍摄的西湖,流传更广。
1963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准备出版《西湖》画册,用风光摄影作品“表现祖国大好河山”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气象”。
筹备这本画册的是上海人美摄编室副主任尹福康,来杭州后就住在西湖边的新新饭店。浙江省摄影家协会的谭铁民知道张侯权一直在拍西湖风光片,就介绍他俩认识。
“尹福康老师一年里来杭州多次,还经常邀请像卢斯福、敖恩洪、吴寅伯(著名风光摄影家)等几位老先生来杭州。”张侯权回忆说,他经常与三位前辈一起工作,学习拍摄经验。也是在这一段的拍摄过程中,张侯权认识了当时在杭州园林管理局工作的王胜林。
那套选作《西湖》明信片封面的照片“西湖晨曦”,便是由张侯权、尹福康构思,王胜林和浙江人民出版社的摄影师叶赐振等几位共同创作的。
1963年深秋初冬的一个清晨。
行动时间和地点是张侯权、尹福康选定的,张侯权有一张手抄的杭州二十四节气的日出、日落时间表,能帮助他掌握杭州四季、早晚色温变化,以及太阳和西湖景点之间的空间关系。
清晨5点多,太阳尚未升起。西湖边,四个年轻人正兵分两路:
叶赐振和王胜林一人掌舵一人摇船,泛舟到了白堤锦带桥北边里西湖的湖面上;张侯权和尹福康一起,上了新新饭店西楼的楼顶。
船,是画面中的关键道具——头一天晚上,王胜林就摇进了西湖,夜泊在新新饭店对面的小码头前。
“里西湖原本是不准游船进入的,有了老王协调,我们就可以摇小船进去。画面里有没有这么艘小船,是大不一样的。”
新新饭店这头惊险系数比较高:张侯权爬上了西楼顶上的穹顶后,先把自己和穹顶上的避雷针基座绑上。这个穹顶距离地面有五六层楼高。
尹福康站在穹顶底下的平台上,通过吊绳索,把八台照相机一一传给张侯权。
“8台照相机,有尹福康的3个,叶赐振的两个,我自己的3个,里面好几个‘135’的潘太康、莱卡、尼康和‘120’的禄莱、林哈夫,在上面,镜头是不能换的。”
8个大家伙、小家伙全部挂在张侯权的脖子上,以便开始拍摄时,他一次性操作,拍了之后底片由几位摄影师各自归档。当然,以防万一,他牵着自备的保险绳沿着穹顶边沿走了一圈,把自己和相机跟避雷针基座绑在一起。
一切就绪。“我手一挥,他们按照既定路线划船。”6点一过,太阳在锦带桥一带的位置升起来,“那天云彩也好,没有风,水面很安静,这是运气。”
不过,这份美景留给张侯权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太阳一升高,曝光就不好掌握了。色温一变,画面色调就变了。”
那天在新新饭店的穹顶上,张侯权花了20分钟左右,拍完所有相机里的两百多张胶片。
我吃惊:“这么快!”“那当然。”
“没有拍坏的?”“那当然。”
咔嚓咔嚓咔嚓咔嚓,是张侯权最喜欢的声音。
92岁的老先生,一生经历过各个时代浪潮的起落开阖。而他现今对我作的描述,始终是平静的,“我对生活没有别的要求,能让我拿相机,‘咔嚓咔嚓’的声音,可以让我忘掉一切不愉快。”
采访也让我越来越惬意,谈的是杭州人最珍视的西湖,赏的是如画的美景。有好几回,我采着采着,就不自觉陷进老先生客厅的那张沙发里。
对于张侯权老先生的这份记录,除了把回忆写下来,我想还可以做一件事,买一个干燥箱,让几十年前的西湖色彩熠熠地保持在99.9%干燥度。
外交礼物
4月20日,我收到一件快递,这是和数码时代完全疏离的一样物件——幻灯片集,拍的是西湖风光。
我在旧书网上淘到这本册子,6.5×13.5厘米大小,锦缎面精装本,内插24张幻灯片,每张2.5×2厘米,随册还有一本中英文双语的图片说明。
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样一本本精致的幻灯片册,是文化部用来送给当时与中国建交的131个国家的礼品,用作国际文化交流。
礼物中,除了幻灯片,对普通人而言,更常见的是明信片。
基辛格在回忆录里,曾记录了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团的杭州之旅。不止尼克松在游西湖时对周恩来总理说,这里的风景“看起来像是一张明信画片”,基辛格对杭州的喜爱,也能从他的文字中看出来——“杭州确实是中国最美的城市之一。”
总统先生后来收到的礼品中,就包括一套《西湖》明信片,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选作封面的照片名为“西湖晨曦”。
制作这些幻灯片、明信片封面用的照片,都是当时还在浙江幻灯制片厂工作的摄影师张侯权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