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故园依稀
浙江人不愿与他作别

难忘的不仅是
《十万个为什么》
还有影响深远的
纪实作品

一周岁时的叶永烈
北大读书时的叶永烈
1963年春叶永烈和妻子杨蕙芬的订婚照
图片来自于《双人伞:叶永烈家庭传记》

  屠晨昕至今还记得第一次采访叶永烈时的情形。“直爽、坦率,侃侃而谈,一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我几乎插不上话。”

  那是2011年。当时在钱江晚报文艺部当记者的屠晨昕,在上海书展期间,对话前来出席钱学森百年诞辰纪念暨《走进钱学森》签售现场的叶永烈,彼时,叶先生已经71岁了。

  “他记性太好了,脑子就像一台计算机,把所有的作品、素材、经历按照一定的程序分门别类储藏着,随时提取。”这是很多接触过叶永烈的记者的感受。2018年4月曾陪同叶永烈两天一夜的乐清日报记者王常权也这么认为,当然作为温州老乡,他看到的更多——

  他是一位典型的温州人。那一代聪明人的优点,在他的身上得以集中体现,勤奋、务实、灵活、低调。

  家乡是他的文学起源地

  怀念与追思刷屏朋友圈

  “在科幻和现实中,我的温州老乡叶永烈先生用笔带我们往后看,领我们往前走。”

  “叶老是浙江人的骄傲。人虽已去,文留人间,一路走好。”

  “问遍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去了。”

  5月15日,著名作家叶永烈去世的消息传来。一时间,几代人的记忆喷涌而出,伴随着这个熟悉的名字,陷入了怀念与追思。怀念的,不只有那个写过许多经典作品的作家叶永烈,还有在他作品陪伴下快乐成长的过去的自己。

  听闻他离世,家乡人民更是唏嘘不已。

  1940年出生的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祖籍乐清七里港。在他的自述里,父亲是一家银行的行长,但有着深厚的古文功底,“每天开门前带领员工读《古文观止》。”

  11岁时,叶永烈的第一个作品发表在《温州日报》前身《浙南日报》上,这首《短歌》的小诗,70个字。

  他跟家乡媒体的渊源颇深。本报在创刊初期,曾因“书边草”专刊,专程去上海找他约稿。他后来也给《钱江晚报》写过多篇文章,并帮忙联系上海的作家,给予了家乡媒体热情的帮助。

  无论是当年的读者,还是跟他打过交道的新闻工作者,都把对叶老的悼念留在了网络上,留在了朋友圈里。

  八十春秋一晃而过,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叶老为读者奉上了无数美好的文字。而留给家乡的,是一个闪光的名字。

  我们永远记得,温州人,叶永烈。

  从科普文学到纪实文学

  他是中国最高产的作家之一

  1960年,叶永烈考上北京大学化学专业。但因为家境急转直下,为了省路费,大学前三年的寒暑假,他都不回家。

  虽然读的是理工科专业,但叶永烈骨子里有着对文学的热爱,就像他去上大学时,行囊里装着两本书“一部《古文观止》,一部《饮冰室文集》”。

  叶永烈曾经这样回忆自己的大学生活,“每天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到图书馆抢位置,然后看书、查资料、写作,中午到食堂领几个包子边啃边走,就算填饱肚皮了。下午也是在图书馆里,直至深夜。”

  在北大图书馆里,20岁的叶永烈利用学习之外的时间写了科普小说《碳的一家》,也因此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结缘,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丛书的供稿者之一。

  北大毕业后,叶永烈被分配到上海一家研究所工作。但他心里还是惦记着自己的文艺梦。

  当时,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把《十万个为什么》搬上银幕。制片厂厂长听说叶永烈愿意来他们厂里工作,喜出望外,请了上海市电影局副局长出面,正式把叶永烈调了过来。

  1978年,叶永烈十几年前就已完成的《小灵通的奇遇》出版,改名为《小灵通漫游未来》。

  40岁之前,叶永烈尝试了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散文等多种题材的创作,硕果累累。

  可就在叶永烈把科普文学写得红红火火的时候,突然笔锋一转,开始写纪实文学。

  2018年,回乐清办讲座时,叶永烈自己也提及过:《十万个为什么》发行量一亿多,可我在1983年后不再写科普文章。

  他开始写近代史,写重大文化人物和政治人物。以《邓小平改变中国——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以及“红色三部曲”为代表的一系列纪实文学作品,再次将中年转换跑道的叶永烈,推向了另一个事业高峰。

  他曾经开玩笑说,那段创作时期,自己是在上海的“北京作家”,因为总是去北京采访,住在公安部招待所。

  叶永烈非常高产,这跟他的写作习惯有关,他也是中国最早用电脑写作的作家之一。

  “用电脑写作方便,快的话,一天写一万字没问题,一部两万多字的小说,两天就写好,最初我是用286写作的。”他曾这样讲过。

  采访过他的记者王常权,也十分惊讶,年过七十的叶永烈,玩的是最先进时尚的电子产品,用得还很溜。王常权说,如果没有叶先生这样的记忆力,以及对资料的管理能力,是无法做到如此体量的写作规模的。

  不过,长期的伏案工作,大量的资料查找,也令叶永烈的眼睛每况愈下。

  “他的眼睛一直不好。”叶永烈的“老伙计”、作家叶辛告诉记者。

  叶辛比叶永烈小9岁,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他太认真了,在写作过程中,如果发现了一点新的信息,立马就要生发开去,再去查资料,去采访,去调查,用眼太厉害,才会弄成这样。”叶辛说,叶永烈认真严谨的风格早已有之。年轻时,他就练出了一把速记功夫,“别人是记要点,他是每一句话都要记。”

  后来,录音笔开始普及,叶永烈便时常随身携带。“那时我们去开全国作家代表大会,他要把会上的发言讲话全部录下来,带回去细细听。”

  “他甚至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把双方的交谈都录下来。如果记者写的内容和他说的不符,他就把录音拿出来给你听,说,我不是这么说的。”叶辛说。

  每年都回乐清扫墓

  他把手稿全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叶永烈每年和夫人一起回温州乐清扫墓,曾跟家乡人说过自己小时候住在铁栏巷,那是温州的“华尔街”,有好几家银行,乐清在温州经商的杨雨农、吴百亨、徐堇侯等人经常到家里来。

  2018年4月,叶永烈应邀回老家乐清,上午在乐清图书馆做报告,下午在乐清桃源书院聊了两个多小时,谈古论今,毫无倦意。

  那次讲座中,叶永烈透露,他与名人书信来往多,与傅雷的孩子傅聪、傅敏,庄则栋,还有27位院士,如苏步青、夏鼐等都有通信。与夏鼐通信有九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没什么刊物可以看,《考古》上的发掘报告是干货,他也看,对夏鼐的一个断代有异议,就提意见,后来夏鼐在论文注解里也提到此事。

  这些书信有几千封,叶永烈逐步整理后,捐给了上海图书馆。

  当时负责联络接待的温州人张志杰,写文章回忆了去年年底去上海出差,在参观“妙笔生辉:上海图书馆藏名家手稿展”时,看到叶永烈的手稿。

  “工工整整,偶有修改痕迹,也用红笔清楚地标注出。叶永烈先生注重个人写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将各种文稿、书信、照片、采访录音、笔记、作品剪报、评论、样书等分类保存,2014年向上海图书馆捐赠8个类别的大量手稿等文献。为此,上海图书馆首次为当代作家设立了个人专藏:‘叶永烈专藏’。”

  在一次演讲中,叶永烈说:“本来想我去世之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一句话:‘对不起,我不能再为你回答为什么’。后来我想想,我现在应该改成‘请到上海图书馆来找我’。”

  (下转第三版)


钱江晚报 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a0002 难忘的不仅是
《十万个为什么》
还有影响深远的
纪实作品
2020-05-17 钱江晚报2020-05-1700017;钱江晚报2020-05-1700016;钱江晚报2020-05-1700019;钱江晚报2020-05-1700020;钱江晚报2020-05-1700023 2 2020年05月1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