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村民出钱自己修缮
还是交由文保部门统一保管?
走任何一条路,都有人反对
淳安老宅里拆出的
40多块古牌匾
遭遇保护困局
本报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杨舒梦 文/图
古牌匾历经沧桑,局部已缺损 |
扫一扫 看更多详情 |
本报记者 鲍亚飞 通讯员 杨舒梦 文/图
距离那一天已经过去了整整5年,它们依然只能放在这栋老房子天井四周的地上。房子很老,始建于明代,占地1050平方米,位于淳安县郭村庄口自然村。
5年之后,依然没有人准确地知道当时在老房子的隔墙里拆出多少块牌匾。因为有些被截断、锯开的牌匾很难拼凑成一体,人们只能估摸着算一下——这些明清等朝代的牌匾可能有42块。
发现这些古代牌匾是在2015年的7月7日,当时,钱江晚报曾做过报道。
2020年5月,快5年过去了。记者再一次到现场,发现这些饱经沧桑的牌匾因为得不到有效保护,变得更加不可触碰,部分漆皮和堆塑已脆弱不堪,轻轻一碰就会从匾上剥落。尴尬的是:这些古代牌匾似乎进入了一个保护的死胡同。
走访:牌匾受损更加明显
淳安郭村庄口自然村有一个汪氏宗祠,不远处就是朱熹多次讲学的瀛山书院——书院正在复建,不日即可开放。正是因为这个古建筑群体的“重生”,让当地村民想到了那个萦绕在心头多年的问题。
汪氏宗祠的三面墙下放着一些“木板”,高低大小不等,有字,大字,有的红墨有的鎏金;题款也各不相同,比如明代,比如清代,比如秀才撰写,比如官府颁赐……
钱江晚报2015年7月8日曾以《淳安老屋惊现大量古代牌匾》为题做过报道。这件事一时引起周边村民极大关注,在当地行政职能部门的关注下,在隔墙里共发现完整的古代牌匾26块,被分割、锯断的牌匾残片上百片(初步估计来自于40多块牌匾)。
当时,本报记者就已得知,这些牌匾在发现时大部分就已经破损或者残缺,村民虽然用“木条+铁钉”简单固定,但没有能力对这些牌匾进行技术修复。
“就这样放在祠堂里,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摸,风吹日晒,跟发现时相比,这些牌匾,品相差了很多。”一位汪姓村民曾多次向钱江晚报求助。
近日本报记者再一次来到汪氏宗祠。五年时间,这些牌匾的样子又发生了变化:剥落、风化处更多,字迹更加模糊,残破更加明显。
一块题写了“贡元”的牌匾,“贡”字第三笔的后端已经出现了一个“L”形的明显断痕,该断痕开始对牌匾题字的完整性造成了破坏。当然,更多的损伤表现在墨迹的氧化、风化、剥落上,有较多牌匾和五年前相比更加模糊。
解读:牌匾里有丰富的历史信息
据汪氏通宗谱记载,历代曾为汪氏宗祠题匾额、楹联的有徐懋贤(进士)、汪梦元、汪以时(太仆寺卿)、张调鼎(礼部主事)等。
当时集中发现的牌匾中也不乏“名家”,比如浙江布政司使阮元题于嘉庆十四年的“贡元”、严州知府赵士敏题于明洪武九年的“苏湖雅范”。
这块“苏湖雅范”题于1377年。有专家认为国内发现最古老的一块匾额,是宋代嘉定庚辰年(1220年)状元刘渭题写的“进士”匾,“苏湖雅范”虽然晚了157年,但历史信息丰富,也属非常难得。
从目前陈列在汪氏宗祠的牌匾来看,相对完整的还有“心坚铁石”“年高德邵”“品正行端”“熙朝人瑞”“乐山仁者”“天赐纯暇”“山中逸老”等十余块。
村民们觉得,这些牌匾意义不小,既是祖上的文化遗产,又是“好家风”的良好教材,要好好保护、保存,并良性利用。
可现实是,这些牌匾自被发现之后,就“天天这么堆着”。
调查:为什么迟迟得不到保护
原本村民们想筹点资金修复牌匾。
“村里没钱,现在也没人愿意领头做这件事。”庄口村文化员汪小明说,村集体的资金非常窘迫,拿不出钱,村民的想法也不统一。“我们不知道需要什么样的专家,当然更没什么钱。”
尽管大部分村民觉得应该修复牌匾,但还是有不少人反对。反对者认为,村里拿钱出来修匾根本是没把钱花在刀刃上。
既然这样,那么有没有可能由政府部门出资?郭村隶属于姜家镇,姜家镇相关负责人解释,目前政府资金实施的文物保护仅限于古祠堂、古庙宇等不可移动的历史建筑,匾额不属于不可移动建筑,不在计划内,所以尚没有相关的资金安排。
有个办法可能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是把这些具有价值的古代牌匾交由文保单位统一保管。很可惜,尽管淳安有关职能部门多次与村民进行沟通,但每次都遭到了拒绝。
也曾有人提议卖一部分牌匾以获得修复资金,毕竟有些牌匾已经有人出价超过了1万元——但这个提议同样被否决。村民们说,这是祖上遗留下来的宝贝,不能卖。
那这些牌匾该何去何从?
钱报记者曾咨询文物保护部门,从修复技术上来说,应当不是问题。真正关键的就是:筹到一笔足够的钱进行原样修复,或者村民们转变观念交由文保部门保管。
但目前来看,此局依然很难破。这些曾经被人砌进隔墙的牌匾离妥当保护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