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撑腰,向地域歧视说不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女孩应聘遭拒案”尘埃落定。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5月15日,浙江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驳回小闫及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上诉,维持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作出的“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赔偿小闫10000元,并在《法制日报》书面向小闫赔礼道歉”判决。
小闫于2019年7月应聘浙江喜来登度假村有限公司,第二天收到该公司回复,在不适合原因一栏写了某地人三个字。
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公开或暗地指定排除某一特定地域人群,这是赤裸裸的就业地域歧视,侵犯了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我国《劳动法》、《就业促进法》均明确规定:劳动者依法享有平等就业和自主择业的权利;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等不同而受歧视。
虽说,喜来登公司享有用人自主权,但这是相对的,须在遵循国家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享有权利,不得侵犯求职者的平等就业权。以地域原因拒绝求职者,是对他人的一种侮辱。
这种被侮辱的滋味,在当年国弱民贫时,我们曾在洋大人面前深深体会过,为何时至今日,我们中的某些人还要把它施加于同胞身上,甚至还乐此不疲?
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招聘时拒招某地人的就业歧视并非个案。不只是在省与省之间,就是在同一省份的不同市县城乡之间,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歧视。因而,非常有必要态度鲜明地向地域歧视说“不”,让歧视者付出代价。
对于就业地域歧视现象,究其根源,关键是执法不严,外加当事人吃了亏还不敢声张。“苦主”自己都不愿意声张,让法律何从着力,导致有关招聘的法律法规成为一纸空文。所以,今天小闫挺身而出,以较真的态度来维权,是有益于我们整个社会的。我们应当鼓励更多遭受类似歧视的人拿起法律武器,为平等就业权撑腰,让法律真正发威,体现出它的震慑力。
正如小闫的代理律师王旭山所说,“如果地域歧视不加以遏制,以后会不会再出现血型歧视、星座歧视、性别歧视,甚至是年龄歧视等”,只有拿起法律对抗歧视,才能使文明战胜野蛮。
在此同时,也希望法律对企业招聘歧视行为增加惩罚性条款,提高企业歧视性招聘的违法成本,正如杭州互联网法院称,“希望用法治力量维护这种社会氛围和市场秩序,使所有资源自由、有序地流动,让杭州成为创业者的沃土、劳动者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