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8版:人文读本·晚潮上榜

兰桥市集

  见闻农村烟火气,非赶集不可。

  “兰桥”是我家乡村口的地名,听上去跟《魂断蓝桥》那个地方同音,当然两相距十万八千里,帅气的军官罗伊和美丽的舞蹈演员玛拉,不可能跑到这里来上演令全世界动容的爱情故事。

  实际上,我的家乡镶嵌在浙东的崇山峻岭里。我们村大名叫“岭景”,土名叫“岭下”,听名字就知道出去干什么都要翻山越岭,但这不影响村是个大村,号称“岭下岭下,烟灶千把”,兴盛时人口近万。

  人兴气旺了,箪食瓢饮,用度就多,吃喝拉撒睡,油盐糖醋茶,便需要市集,钱物交易,物物交换,互通有无,地点就是兰桥。

  兰桥的确有一座石拱桥,全部由石头铺砌,年代可以追溯到隋朝。桥两边各有一片开阔地,小贩们就在这两片空地上出摊。

  兰桥市集的日子是农历的逢三逢八。

  在我小的时候,老百姓家里没有日历,买不起座钟,更很少有人戴手表,估算时间的方法是看阳光照到哪里了。好在太阳诚实,从不作弄人。没有太阳的日子,就凭感觉,身体里的生物钟从不停摆,老人经验丰富,经常被贪玩的孩子当时钟问。晚上没有太阳,农民也不用估算时间,天黑就闩门睡觉,天明由鸡叫醒。但他们总能把市集的日子记得非常清楚,还依靠这个日子作为参照,推算今天是几月几日。

  算时间靠太阳,算日子靠市集,穷人家总有穷办法。

  我小时候是母亲的“尾巴”,尤其喜欢跟着母亲去赶集,不是为凑热闹,而是为了解馋。

  我家兄弟姐妹5个,都在一起时,父母要一碗水端平,偏爱谁都容易激起“民愤”,作为家里的老幺,我就捡不着什么便宜。去赶集就不一样了,母亲只领着我一个,那3分钱一个的羊脚蹄,5分钱一个的肉包子,热气腾腾的豆腐脑,酥脆喷香的油条……如果运气好,遇到爸爸的朋友或者妈妈的同事,塞过来一块糖或一把瓜子,心里更是幸福得跟花儿一样。

  与全国各地的农村集市一样,兰桥的集市没什么特别之处。一大早,挎竹篮的、挑担的、拉平板车的人群从四面八方汇聚进来,若是大姑娘小媳妇,还要装扮一番,把集市当作展示娇容靓姿的舞台,幸福地接受小伙子们的目光扫瞄。

  桥南市场以卖农副食品为主,讲究一点的在地上铺块塑料布,不讲究的就把东西摊在地上。讨价还价,个个都有一副大嗓门,人声鼎沸。桥北市场以卖日用品为主,花花绿绿,琳琅满目,大到桌椅板凳,小到钮扣鞋带,都能在这里找到。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摊主的钱都卷得皱皱巴巴,藏在最里层的衣兜里,一双手青筋暴露,指甲盖嵌满黑泥。

  人间烟火,众生百相,包括生意人的精明,农民式的狡黠,穷苦人的拮据,都能在兰桥集市里见到。但除了卖狗皮膏药的外,这个市场非常讲诚信,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的事基本不会发生,大家都是邻里乡亲,低头不见抬头见。要生存便要有口碑,要人信任必须自己守信誉,农民都懂得这个理。

  今年趁着回乡休假,正赶上年集,让我有机会重访这个热闹的集市。离上一次赶集,已过去了三十多年。

  兰桥变漂亮了许多,铺上了水泥地,老桥犹在,沧桑依旧,旁边多了现代建筑,开着副食品店、小超市、美容店、小吃部、快递、汽车修理店等等。小河上方被架上了一层水泥板,基本上把两岸的市场连成一体。

  市场还是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但人们的衣着变得光鲜,也看不见皱巴巴的钱钞了,连老头老太太都学会了用手机扫码支付。

  我很想品尝童年的小吃,看是否还是记忆里的味道。

  包子油条豆腐脑却都无影无踪,遍寻不着,让我怅然若失。市场就是这样,有人吃什么,才有人做什么;有人买什么,才有人卖什么,供需是平衡的。生活水平的提高,让“吃什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富足起来的农民,可以有条件品味更多的外地美食了。

  兰桥市集,只是浙东山区农村风貌的一个普通窗口,可也让我窥见,山里人正从维持生活开始向享受生活启步。


钱江晚报 人文读本·晚潮上榜 a0008 兰桥市集 2020-05-24 钱江晚报2020-05-2400019 2 2020年05月24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