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量珠峰高度,8名勇士正在登顶,让世人牵挂
浙江近几年有至少18人登顶,其中包括王建斌。他说:
一辈子,就为巅峰那15分钟绝美风景
本报记者 朱丽珍
图片来自受采访者朋友圈 |
1960年5月25日,中国人首次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自此,勇者攀登珠峰的脚步从未停止。
这两天,这座世界第一高峰再次刷屏,成为热点。不出意外,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的8名攻顶队员,预计于5月27日凌晨攻顶,完成珠峰测量任务。
珠穆朗玛峰现在到底有多高?这真是值得期待。
珠峰登顶的成就感,属于人类中的少数勇者。你可能不相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有至少18位浙江人登顶这座世界最高峰,仅2017年就有至少5位,其中包括本文的主人公——湖州长兴人王建斌。
攀登珠峰的这些浙江人,曾遇到过什么惊心动魄的事?
本报记者 朱丽珍
想到珠峰心跳就会加速
王建斌将很快迎来知天命的年纪,和年轻时热爱挑战的刺激相比,他似乎慢慢接受了当前让人安心的平淡生活。
作为智能制造从业者,他的朋友圈大多是展示各地一些展会。只是偶尔几条关于珠峰的转发,透露了秘密:他曾是一名极限登山爱好者。
登山,用王建斌的话来说,是因为喜欢大自然而产生的爱好,和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跑步一样。
他或许和你身边某个爱爬山的中年大叔一样,北高峰、清凉峰……凑上三五好友,周末用脚步去丈量高度。但他不仅限于此。
海拔5000多米的四姑娘山,被称作登山爱好者的“初恋”,是他征服的第一座高山。然后是6000多米的雀儿山、7000多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到2016年,他登顶了世界第六高峰——西藏卓奥友峰(8201米)。
不断打卡新的高度,让王建斌想到了那个名字,心怦怦跳得厉害。
珠穆朗玛峰,在所有登山者心目中,代表着神圣和最高荣誉的存在。
2017年4月,王建斌决定奋力一战。完成前期的拉练、体检等系列准备后,他入驻了珠峰大本营。
53天准备,换来顶峰15分钟
登顶珠峰,不是一天练成的。
大多数人和王建斌一样,是从征服一座座更矮的山开始。也有一些人,每年爬珠峰,一次次挑战新高度,从大本营到前进营地,到最终登顶,绝非一日之功。
攀登珠峰通常有两大线路:位于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路线和中国西藏的北坡线路。北坡相对而言难度更大,对攀登者的素质要求也更高。第一道门槛,就是必须拥有攀登过8000米以上高度的登顶证书或登高证书。
为了2017年的登顶,王建斌前前后后耗时53天,通过了一个个包括多次体检、上交材料至国家体育总局审核、前期拉练在内的环节。
准备充分,并不等于就能登顶成功。
王建斌知道,有人曾挑战过七八次,最终失望而归,因为不可控因素太多。
首先就是珠峰攻顶时间的把握,基本有三个窗口期。最好的时机,在第一个窗口期,差不多在5月16日前后;第二个窗口期在5月22日前后,和第一个窗口期间隔一周左右;第三个窗口期,则是5月27日前后。越靠后,窗口期越窄,登顶时机越难把握。除了登顶时间外,前后两天的天气,也至关重要。
王建斌参加的是西藏圣山探险公司的登山队,AB两组,共有22名登山队员。他被分到了B组,和他一起登顶的,还有11名队员。
2017年5月22日,队员们到达海拔8300米的突击营地。23日凌晨零点左右,正式向珠峰发起冲击。经过6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5月23日清晨6点30分,王建斌终于成功登顶珠峰。
在峰顶只停留了短短的15分钟,因为风暴马上就要来了。
“70%的遇难事件,都是在下撤过程中发生意外。”
下撤后没多久,大概在8400米高度,队员们遇到了暴风雪。一位队友的氧气瓶被风吹走,砸向另一名队友,幸好擦着耳朵飞了过去。还有一名队员因为氧气面罩的问题,导致失温,面临极大危险。
在珠峰上,但凡有一点意外,很可能就是有去无回。
当年有五名浙江人登顶
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共有5名浙江人从南、北坡登顶珠峰,除王建斌外还有另外四位。
俞建洪,杭州人,2017年5月21日4时56分登顶。他是一名厨师,喜欢户外运动,在杭州组织了登山俱乐部,有时约爬北高峰和半山。他第一次看到的雪山就是珠峰。自己秘制的一罐羊肉,让他在冲顶路上饱餐了几顿。
王仲辉,温州人,2017年5月22日6时30分登顶。为登顶珠峰,他十进西藏,四度来到珠峰脚下。登顶珠峰后,他的挑战还在继续。
陈琼,籍贯温州,2017年5月22日5-6时(尼泊尔时间)登顶。2013年,在看到人类登顶珠峰60周年纪录片《巅峰行者》后,他想自己应该也可以,于是为实现梦想努力了4年。
蔡青,绍兴人,2017年5月23日6时19分登顶。他是一名户外极限运动爱好者。
王建斌认识其中3个。
“蔡青是绍兴嵊州的,差点被队友被风吹起的氧气罐砸中。温州的王仲辉,和我同年同月同日生,他运气很好,比我登顶时间早,一切都很顺利。另外一个印象中是杭州千岛湖的。”王建斌说。
荣誉和成就感的背后,是无处不在的风险。
王建斌透露,仅2017年,据他所知,登顶珠峰过程中就有11人遇难。他在攀登时,曾看到路边一具遗体。那是一位澳大利亚登山者。就在前两天,经过帐篷时,两人还曾打过招呼。
登峰测高,比普通登顶难多了
作为曾经登顶珠峰的勇士,关于珠峰的消息,王建斌一直很关注。今年5月23日,他和当年一起登顶过的队员们还一起开视频庆祝,其间也聊起此次珠峰测高。
“5月底,珠峰一般会进入暴风雪季,时间越往后,危险系数越大。大家都在做最后的努力。”在王建斌看来,这些测高登山队员,比普通登山者面临的挑战和难度更大,“我们在山顶15分钟就撤了,他们要带着专业设备完成测量任务,停留时间更长,风险就越大。真心希望任务能顺利完成。”
这几年,王建斌渐渐回归平静生活,把登山当成了日常健身,只爬一爬周边的山脉。而他曾经的队友们中,有人没有停下挑战的脚步,继续在挑战七大洲的最高峰。
关于登山,王建斌总结了这么几句直白的经验:“登山,体能是最重要的。当然,到了珠峰脚下,准备去挑战的人,基本体能、技能都没有什么问题,心态就成了关键。”
王建斌说,登山,尤其是登珠峰,要随时准备放弃,一个错误的决定很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