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可直接转化为融资信用
我省深化银税互动 缓解企业融资难
本报记者 梅丹 通讯员 杨子君
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银税互动”专区。 |
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信用”,浙江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又向前迈进一步。
近日,记者从浙江银保监局获悉,浙江银保监局、国家税务总局浙江省税务局联合召开了深化银税互动助力民企高质量发展大会。未来,浙江企业的纳税信用将直接转化为融资信用,企业融资便利进一步提升,银行服务效率也将大大提升。“这将改变原来由银行机构逐家与税务部门连接的模式,提升‘银税互动’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实用性和服务效率。”浙江银保监局有关人士表示。
产品丰富
线上办理提升服务效率
会上,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银税互动”专区启动运行。“银税互动”可以让更多优质、诚信的企业获得更好的融资支持,有助于减少小微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对银行而言,通过“银税互动”能更真实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
据浙江银保监局有关人士介绍,在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54个政府部门信息中,税务信息的调用量非常大。浙江银行机构积极与税务部门开展税务数据共享,目前已有36家省级银行签订了“银税互动”合作协议,大量城商行、农商行与地市税务部门也建立了合作关系。
在浙江银保监局的牵头下,多家在浙银行建立了手机银行、线上扫码等融资产品。如建行浙江省分行推出了“云税贷”、杭州银行推出了“税金贷”、宁波银行推出了“税务贷”等,均可在线办理。
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全省(含宁波)通过银税合作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77.38亿元,较年初增加45.95亿元,增幅13.86%;小微企业贷款户数5.41万户,较年初增加0.68万户,增幅14.35%。其中,信用贷款户数占比85.56%,余额占比63.46%,为“银税互动”主要业务,有效支持了一大批小微企业的贷款需求。
三大转变
信息共享加速度
早在2015年,浙江就开始探索“银税互动”融资模式。自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上线后,浙江金融机构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就按下了加速键。
浙江银保监局统信处处长徐小平认为,在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的建设中,信息共享是最核心的功能。而今,浙江银保监局和浙江省税务局签订了“银税互动”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更深层次上对银行开放税务数据。
浙江银保监局局长包祖明表示,未来,浙江银税合作在新阶段中将呈现出三个“转变”。在信息共享的方式上,将从分散对接转变为“省对省”数据直连。此举将改变原来由银行机构逐家与税务部门连接的模式,对接银行也由原来36家拓展至所有银行。
同时,银税互动的深度将从单项数据传输转变为金融生态打造,改变以往数据单项传输、产品散落于各行的局面,打造常态化的访问、交互、应用、反馈的数据生态,以及具有智能化、数字化的“银税互动”浙江特色金融产品谱系。
未来,银税业务合作领域将由单一领域互动转变为全方位合作,双方合作范围由原来的服务小微企业融资扩宽至涉税信息稽查、金融风险防范等领域,充分发挥部门联动和信息共享合力。
(图片由浙江银保监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