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大健康

文章导航

10年前的患者找到她:

你不仅救了我
也救了我全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病专科主任方肖云
方肖云在手术

  32岁的刘骏(化名)找到方肖云医师时,双眼近乎失明,只能看到在眼前晃动的手影。刘骏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

  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显微镜下,方肖云医师一点点剥离视网膜上的增殖膜:细致、耐心、手法灵巧。

  这是方医师日常最普通的一台手术,遇上复杂的病情,她一台手术要做4个多小时。

  方肖云医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眼底病专科主任。眼底病是眼科疾病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很多患者都像刘骏这样,濒临失明才找到方主任,在某种意义上,方主任是他们的“救命稻草”。

  曾经有一位女患者在手术后10多年找到方肖云主任,对她说,“当年的手术,你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们整个家。”

  一只眼睛的手术

  要4个小时

  “累,确实很累。”下午4点左右,结束工作的方肖云走出诊室,她想喝水,一时没找到,随手从冰箱里拿出一瓶养乐多,一口喝掉。当天上午她做了4台手术,刘骏是其中一台,这其实已是相对轻松的一天。

  刘骏患糖尿病七八年,最近一两个月,他的两只眼睛视力明显下降,发展到只能看到眼前挥动的双手,惊慌之下,找到方肖云主任。

  “他双眼患的是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双眼还有白内障,血糖控制也不理想。手术前首先要控制血糖才能手术。手术方法要先采用超声乳化把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然后才能进入玻璃体腔观察眼底,去除视网膜上的增殖膜,最后要作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所以是一个眼前后段的联合手术,整个手术既费时又费精力。”方肖云主任说,刘俊上周前刚做完右眼的前后段联合手术,术后视力恢复到了0.25,今天是来做第二只眼睛。

  “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不重视眼睛问题,甚至不知道糖尿病会引起视网膜病变会失明,都是快看不到了才找过来。一只眼睛的手术要做4个小时。”方肖云感叹,门诊经常会碰到像这样双目失明的患者。

  她从国外

  带回当时最先进的手术

  上个世纪80年代,方肖云从当时的浙江医科大学毕业,学临床医学的她,一毕业就到了浙二眼科,在眼底病这个专科领域,摸爬滚打,30多年。

  “眼底的疾病很多,一个眼底,3本厚厚的书,有些疾病我到现在门诊也没看到过。”

  正是这个领域的深奥性吸引了方肖云。“因为难,所以比较有挑战性,能使失明的眼睛术后复明,会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我自己又喜欢动手,眼底手术对技术要求挺高的。”

  上个世纪90年代到2000年初,方肖云先后用5年时间,去日本攻读了硕博研究生。这段经历让方肖云大受启发。

  “主要是视野开阔了很多。那个时候,国内做玻璃体切割手术的很少,但是日本已经做得很成熟。”

  玻璃体手术是近几十年眼科发展较快的高新技术,它解决了既往眼科很多的不治之症,是眼科治疗上的突破。眼底的病变,包括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眼外伤、眼内炎等,都可以通过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去除积血,清除病原微生物,取出眼内异物,使脱离的视网膜复位。

  浙二眼科经常会收治一些从各县市转运来的病人,不是病情复杂,就是疑难杂症,由于当地医院囿于技术和设备,玻璃体切除手术很难开展。

  “需求非常迫切,因为转到我们这儿的病人肯定是病情比较复杂棘手的。”第一次出国学习时候,方肖云的孩子还在读小学,要分离一年多,她非常不舍,但还是狠狠心走了。

  那个时候她工作也快10年了,业务算是比较熟练,安于现状也不是不可,“对自己还是有些要求,想走出去提升一下。”

  最终,学成归来的方肖云做到了提升,她在浙江率先开展了黄斑部疾病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将这种当时先进的手术带了回来,很多患者因此受益。

  女患者10年后找到她:

  你救了我和我全家

  如今,方肖云和团队一年要做四千多台眼底病手术,在浙二眼科中心,眼底病手术量排名第二。她的眼底黄斑手术已经预约到了今年7~8月份。

  对眼底病医生来说,每一台手术都是考验。

  有一位在国外做生意的男性患者,近视1000多度,出现黄斑裂孔、视网膜裂孔及视网膜脱离。

  “他在国外做了一次手术,结果手术没做好,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找到我这里的时候,眼睛基本是看不清了。”方肖云说,这个手术难度很大,“视网膜脱离本身就比较危险,会导致失明,他还是再次脱离,术后情况很难预料。”

  那次手术,方肖云主任在显微镜下做了2个多小时:找到视网膜上的一个个裂孔、修补。

  “视网膜裂孔手术中,如果漏掉一个裂孔,手术就要失败,视网膜仍旧要再次脱离。”

  在方主任的“精雕细琢”下,手术很成功,患者视力恢复到了视网膜脱离前水平。

  两年前,还有一位埃塞俄比亚的62岁女患者,1000多度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病情棘手,辗转找到浙二眼科中心求医,方肖云主任为她亲自主刀做了手术,对方术后视力恢复到了0.2,回国后,女患者还专门录了一段视频,表示感谢。

  对这些患者来说,这是一种从濒临失明到重获光明的惊喜。

  曾经有一位50多岁的女患者,10年前因为糖尿病引发的视网膜病变,找到方主任手术,10年后,她再次找到方主任说,“你当年的手术不仅救了我,也救了我们全家。”

  “每一位患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家庭,为患者守护光明是眼科医师的职责。”方肖云这么说。

  能吃苦、细心、有责任心

  她说这三点最重要

  每年给新进的研究生上课时,方肖云都会说一句话:如果你选择眼底病专科,一定要能吃苦、要细心并有责任心。

  “眼科病很复杂,我做了30多年,还有很多眼底疾病都只听过没有见过。一定要能沉下心钻研。”

  除此之外,眼底病的门诊和手术都极其费时,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为例,门诊需要在瞳孔放大下在裂隙灯显微镜下仔细检查整个眼底,手术时要将视网膜上增值膜一点点剥掉或切除,可能一剥就是两个小时,不细心很难做好。

  “人的眼睛就像一台高清照相机,而视网膜就是感光底片,对于成像至关重要。一旦视网膜出现了问题,人眼就像没了底片的相机,完全失去了成像的功能。视网膜及视神经的健康,是确保眼睛接受其他手术术后较好视力的保证。”

  这也是方肖云反复强调责任心的原因。“其他眼部手术失败影响的只是视力。眼底手术如处理不当,失败了不仅影响视力,还会导致眼睛萎缩变软,影响到外观。”

  而做到这些需要的是大量时间的付出。

  57岁的方肖云如今每天晚上回家都会看书、看资料、看文献,到深夜12点,甚至更迟。

  工作日手术及门诊交替,节假日她会去参加各种研讨会或指导手术,“医学知识更新非常快,新的设备和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不学习就会落后啊。”

  方肖云几乎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她几乎不看电视,更不用说追剧,因为追剧需要投入时间。

  “我现在最大的愿望是等到退休了,闲下来,可以追部剧。”方肖云笑着说。


钱江晚报 大健康 a0010 你不仅救了我
也救了我全家
2020-06-09 20952665 2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