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新闻

丽水这户人家
30年来一直是

猫头鹰“月子中心”

担心猫头鹰不来入住
一家人坚持不建新房

  本报记者 盛伟 通讯员 金小林 兰伟香

  丽水松阳县裕溪乡一个山村里,有栋斑驳的黄泥房,房子距村民聚居地500多米,被山谷里的翠竹环抱着。

  39岁的村民袁林伟和年迈的父母住在这栋黄泥房里,以前的邻居都搬迁建了新房,而袁林伟一家则没有这样的打算,因为这30年来,他们守护着一个“秘密”。是什么秘密呢?

  “每年都有一对猫头鹰在我们家繁育雏鹰,30年了,大概有100多只了吧,我们不拆老房子,准备把老房子装修加固了继续住,直到猫头鹰不来为止。”

  袁林伟说,猫头鹰就像“家人”,每年飞回来育雏,一家人都很开心,而每次离开又特别想念。“今年孵育了3只雏鹰,前两天刚飞走,应该还在这片山林里。”

  说起猫头鹰到他们家筑巢繁育,袁林伟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

  1989年5月,9岁的袁林伟在屋外猪圈前空地上发现一只雏鹰。原来,猪圈上的稻草堆里有个猫头鹰窝,雏鹰不小心掉了下来。袁林伟想把雏鹰捉着玩,却被爷爷袁根法制止了。“爷爷说,抓走小猫头鹰,它爸妈会伤心的。”袁林伟爷爷马上把雏鹰捧回了窝。

  从此,一代一代的猫头鹰就把巢安在了这里,30年没挪过窝。“每年2月底都有一对猫头鹰如期而至,5月底再带着三五只雏鹰返回山里。”

  为保护雏鹰,袁家一直对外人保密。白天家人外出得锁上大门,防止村里的土狗伤害猫头鹰。

  袁林伟母亲程水凤和猫头鹰朝夕相处,把每只雏鹰都当“家人”看待:“我早上一起床就要去看小猫头鹰,晚上睡前还得再看一眼才安心。

  这两年,富起来的村民纷纷拆掉老屋建新房。祖父母已去世,袁林伟也想早日让父母住上新房,但一想到来了30年的猫头鹰就打消了念头。“为了猫头鹰,我爸妈也不愿拆。他们觉得,老屋稍加装修,也能改善居住条件。我们担心猫头鹰会因新建房屋不适而不再前来入住。所以还是不建新房了。”

鸮类对自己的巢址,忠诚度比较高

  “飞入袁家的猫头鹰是领角鸮(xiāo),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领角鸮30年到同一农家育雏很罕见。”丽水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常务理事李烜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个人都可以作出贡献。

  “我看了照片,袁家老屋四周是大片山林,食物来源比较充沛。”浙江自然博物院研究员范忠勇认为,这30年来一直在袁家筑巢的,很有可能是一对或者几对领角鸮及其后代。鸟儿真的能够记得小时候的“家”吗?他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他曾经对燕鸥进行过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小燕鸥在性成熟后,依然会回到过去的巢进行繁育。”

  “鸮类对自己的巢址,忠诚度比较高。”范忠勇看过相关研究,一旦繁殖成功,鸮类会连续多年回到同一巢址。前些年,他也见过相关记录,在临安的某山村里,连续两三年都发现有领角鸮在同一地点筑巢。 本报记者 盛伟 俞任飞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4 猫头鹰“月子中心” 2020-06-09 钱江晚报2020-06-0900015;钱江晚报2020-06-0900025;钱江晚报2020-06-0900016;钱江晚报2020-06-0900018 2 2020年06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