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这笔“沉睡”的资金
浙江银保监局推进保证金改革
本报记者 梅丹 通讯员 杨子君
为企业减负,浙江金融机构频频出招。
6月15日,浙江召开第五十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浙江银保监局副局长周立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银行保函和保险机制将促进保证金改革,为企业减费降本,提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和流动性。
对企业经营而言,保证金压力不容小觑,尤其在建筑行业,项目繁杂的保证金往往占用大量资金,给企业形成不小的负担。疫情发生以来,企业资金压力持续上升,除提供信贷资金保障外,为企业减轻保证金负担也成为了浙江复工复产的一项重要工作。
银行开发针对性产品
释放相关企业保证金压力
据周立新介绍,浙江银保监局已联合省建设厅等部门发出《关于在全省工程建设领域改革保证金制度的通知》,要求加快推行银行保函和保险机制,为全省建筑行业谋划改革发展出实招,为各类施工企业实实在在减负,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送来“定心丸”,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据悉,银行保函和保险两类产品相互补充,可分类分层释放涉企保证金。银行保函收费较低,一般为3‰-5‰,可纳入企业总体授信额度,对于大型建筑企业,可在授信后一并满足各类项目保证金释放需求,对企业资质要求较高。数据显示,今年5月末,全省(不含宁波)银行机构非融资性保函余额1217亿元,其中工程建筑领域超过500亿元。
据业内人士介绍,在建设工程领域,保证金主要涉及招投标、工程履约、工程质量、农民工工资四类。银行针对这四类保证金,精准开发了相关产品。早在2018年年底,建行浙江省分行就推出了农民工工资专项贷款产品——“民工惠”。该产品的特性在于,银行可在建设单位和总包单位授信额度中专项预留农民工工资款,可以实现实名制、零拖欠和精准到账。截至2020年5月,该产品已累计向中天建设等88家省内大型建筑企业发放农民工工资款超11亿元,惠及农民工近10万人次。
保险行业积极参与
多措并举为企业减负
保险行业在保证金改革领域中也精准发力。去年以来,为进一步扩大释放保证金覆盖面、下沉服务重心,浙江银保监局联合省建设厅、省经信厅等9个部门出台《在保证金领域运用保险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通知》,在工程建设、政府采购履约、关税等领域重点推进保证金领域保险机制。
目前,浙江辖内已有22家财险公司参与,各家保险总公司也在设立专项事业部、开发浙江专属险种、扩大业务权限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今年疫情期间,多家保险下调费率15%-20%、延长保险期限1-2个月。从数据上看,2019年-2020年4月,全省(不含宁波)运用保险机制累计释放各类保证金2012亿元,为企业减负70多亿元,其中工程建设领域250亿元、减负金额6亿元。后续随着保证金改革推进,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2020年1月,浙江大东吴集团成功中标湖州湖东分区某地块开发建设项目,中标合同价近5亿元,根据合同约定,项目履约保证金规模2500万元(按合同的5%),期限3年。为了不让保证金“沉睡”,大东吴集团选择购买建设工程综合保险,50万元的保费,费率2%,确保工程顺利开工。
保证金改革,助企缓解资金流动性压力,浙江已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下一步,浙江银保监局将继续强化部门联动,全面深化保证金领域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