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义勇为的翁佳浩
是个什么样的人
本报记者 张蓉
“家里有事,赶紧来深圳。”6月27日,正在学校准备大一期末考试的翁嘉蔚,突然收到母亲来电。一种不好的预感袭来,她的心直往下坠。她下意识发信息问哥哥翁佳浩,“家里出什么事了?”
23岁的翁佳浩,是翁嘉蔚从小到大的依靠。印象里,不管遇到什么事,哥哥都会及时出现,帮她解决难题。
但这一次,发出的信息却没有得到回音。直到辗转坐上前往深圳的动车,翁嘉蔚才知道,哥哥翁佳浩已沉没在无边的海水里了。
6月26日下午,翁佳浩和同事一起到深汕合作区鲘(音hòu)门镇百安海滩游泳,直到6月28日傍晚才被找到,可已没了生命迹象。
“他是为了救一个遇险的6岁男孩,才导致体力不支。”同行的同事梁源程说。最终,6岁的男孩得救了,翁佳浩却永远留在了23岁。
昨天,钱江晚报报道《23岁台州小伙深圳救人溺亡,被救者下落不明,谁来为见义勇为作证?》。今天我们继续追踪这位英雄的身影。
他
独立懂事是个热心肠
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别人
妹妹和表哥:
他温柔善良为人可靠
“他一直是这样温柔又善良的人,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别人。”20岁的翁嘉蔚说,自己就是被这样的哥哥疼爱着长大的。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地做生意,翁佳浩和妹妹从小就寄居在姑姑家。在台州市椒江区洪家街道后高桥村,兄妹俩相依为命长大。
“生活中、学校里遇到什么事,我第一时间都是告诉他。去年9月,也是他把我送进了大学校园。”翁嘉蔚说,比起父母,自己可能更依赖大三岁的哥哥。
翁佳浩从小就独立又懂事。
“他学习成绩一般,但为人可靠。上中学时,班费都是他帮忙代为保管着。”表哥王希回忆说,翁佳浩从读高中起就利用假期打工,去过肯德基店做兼职,做过工厂流水线,也卖过奶茶,“打工赚到钱后,他就会买来各种礼物给家人。”
在他们的记忆里,翁佳浩一直是个“热心肠”,“邻居搬家,他会冲上前帮忙;有朋友出事了,他就立马买张火车票赶过去。”
村委会:
他说自己就该冲在最前面
大二时,尽管母亲一再劝阻,但翁佳浩还是执意到广东云浮参军入伍,成为一名武警,“他希望得到锻炼,也觉得这是件光荣的事。”翁嘉蔚说,去年9月,哥哥退伍回家,整个人又长大了许多,“变得更稳重,责任感也更强了。”
今年春节前后,翁佳浩还主动和村委联系,申请参加抗疫值班,守在村子出入口,做体温检测和登记。“村里志愿参加抗疫值守的人不少,但翁佳浩是值夜班最多的,前后大概有十几天,从晚上10点一直守到早上8点。”后高桥村村委会主任谢学良感慨说,“他说自己是军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冲在最前面。”
同事:
他的责任感特别强
“如果我体力再好一点,如果我把他的手抓得再紧一些,如果他像我一样,被海浪带到了哪个岸边……”事发后,梁源程一遍遍地假设了很多个如果,但最终没有一个成立。
梁源程说,百安海滩附近的海水水质非常好,加上这是一片自由海滩,不收门票,不少游客喜欢来这里游玩。当时,几人下海后,开始畅快玩水。但没游几分钟,就听到岸边有名女子在高声呼喊:“救命,我孩子被浪带走了!”循着女子指着的方向,他们看见一名六七岁的小男孩套着游泳圈,被海浪越推越远,离开岸边已经有三四十米远了。
大家知道,如果不赶紧把人拉回,孩子肯定会有危险。但来这里玩的,大多是外地游客,对这边情况都不熟悉,谁也不敢贸然游过去救援。
梁源程回忆说,他看到,翁佳浩突然加速往外海游,冲向那个被海浪卷到深海里的男孩。梁源程也曾向他们游过去,试图抓着翁佳浩的手臂,把他们一起往岸上推。可最终,消耗殆尽的体力,敌不过一浪接着一浪的急流,“海浪将我们打上了岸,回潮的时候,又把佳浩卷入了深海里。”梁源程说。
在公司,梁源程和翁佳浩是如影随形的好搭档。“可能和当过兵有关系,他的执行能力和责任感特别强,当天的工作一定会当天完成,对什么事都很上心。”梁源程说。
“有一次,我们看到路边有个乞讨的人,我跟他说这个肯定是骗人的,他说不管是不是骗人,能帮就帮!”梁源程记得,当时,翁佳浩不仅给了对方50元钱,还特意到饭馆打了一盒快餐送过去,“我当时还说他傻……”
父亲:
希望有人来为他做个证
从翁佳浩八个月大时就远走他乡,赶赴俄罗斯打拼多年,回国后又去惠州和深圳做生意,对于一双儿女,51岁的父亲翁于荣始终充满愧疚,“我其实都没那么了解孩子,陪伴他们的时间太短了……”
去年底,听从翁于荣的建议,退伍后的翁佳浩跟着他来到惠州,到一家物业公司做起销售,“希望离我近一点,也希望他以后能接起地产的生意。” 可突如其来的意外,让所有计划戛然而止,翁于荣再也来不及弥补那些错过的陪伴了。
“他本能是想去救人的,我们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把他带回去。” 翁于荣说,目前,深汕特别合作区相关部门已经同意为翁佳浩申报“见义勇为”,但因为现场没有监控,也暂时没找到被救者,缺乏更多证人,申报程序存在困难,“现在,我们就想找到被救男孩的家人,也希望能有人站出来为他的见义勇为作个证。我们也才能安心地带他回家。”
如果你有线索,请扫一扫左边二维码留言。
本报记者 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