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小时·新闻

文章导航

让百姓懂得惜物聚福
让破碎的瓷片回复如初

深山里的锔瓷人

  很少有人知道这门手艺被传承了多少年,但不可否认的是,它曾经出现在杭州各个角落:有时是在繁华的城镇,有时是在古老的乡村。让每一堆碎片在敲敲打打之下经历蜕变和重生,然后回到最先的样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恍若新生”。

  这,就是锔瓷。

  但现在,它正在快速消失。这一门似乎逐渐被淘汰的技术活,如今能够吸引的渐渐只剩下一种人:耐得住寂寞又执着认真的手艺人。

  49岁的王昌归就是这样一位锔瓷人,老家杭州淳安,此前的身份是深圳一家画廊的老板。

  本报记者 鲍亚飞 本报通讯员 杨念先 徐伟立

  接住了祖上的活儿

  王昌归是淳安浪川乡芳梧村人,村后不远处的大山翻过去就是安徽。孩童时,他曾跟着父亲走乡串村做“锔活”。那个时候,父亲是他眼里的“神”,叮叮当当敲几下就能把一块铁片改成小钉,还可以用小钉把一个碎裂的碗补得滴水不漏。

  王昌归父亲的身体不是很好,干不了太重的体力活,于是在年轻时以锔锅碗瓢盆养家。锔瓷的工具不轻,稍大一些时这个“担子”就交到了王昌归肩上。

  从小学毕业到初中毕业,别家孩子在野地河滩上玩的时候,王昌归却要在课余时跟着父亲满世界找活。在这种找活的过程中,王昌归学到了手艺,也在父亲的见证下单独锔修一两件普通瓷器——小小年纪就能独自接活,这在当时是了不得的事情。按当时村民的话说,这叫“接住了祖上的活”。

  现在,王昌归的锔瓷手艺正在申报淳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是正宗的王家锔瓷传承人。

  一把紫砂壶唤醒老手艺

  事实上,王昌归不是一直在做锔瓷。2008年前,他把锔瓷放下了,一放就是几十年。

  孩提时玩心重,王昌归安不下心做这门手艺。读了书走上社会后,他就去了深圳。一年又一年,可能小时候文化上的耳濡目染,他做了画廊。“情况还不错,做了蛮多年。”锔瓷手艺的突然“唤醒”是在2008年。起因是一把紫砂壶。

  “那把紫砂壶很是珍贵,不仅家传,还是名家款。”王昌归说紫砂壶是一个朋友的,不慎摔碎后曾四处寻找修壶匠人未果。就在对方打算放弃的时候,王昌归偶然得知。他跟朋友说:“拿来,我试试看。”

  壶是拿来了,但王昌归心里没谱——终究快二十年没碰过锔瓷,手艺还行不行?

  他告诉记者跟父亲一起的时候,锔的都是脸盆、水缸等生活常见的大物件。紫砂壶这么个精巧玩意还是第一次锔,心里没底。

  他把父亲当年用过的风箱、火盆、钳子等全套家伙事拿出来。一样样摸过去,慢慢地,内心平静了下来。时隔近二十年,父亲锔瓷的背影再一次清晰地出现在他面前。

  王昌归反复练习,不知道摔碎了多少个碗之后,他“提枪上马”。循着幼时的天真,带着成人的专注,在紫砂壶的碎片上打下了一个、两个小孔,然后是一个、两个锔钉,轻轻地用锤子去磕,一下两下三下……

  整整20天,30多个钉.....盛水试壶,滴水不漏!当朋友手捧着锔好的紫砂壶称赞时,四十多岁的王昌归不敢相信自己就如此“回归”。

  最需要的是内心的平静

  锔瓷的工艺真的很难?在王昌归看来,更多的是需要精细,需要手艺人内心的平静。

  在王昌归的工作台上,除不少已经修好或尚未完工的瓷器,还有29把不重样的锔瓷工具。他的抽屉里放的是一张近一毫米厚的铜板,锔钉的取材就是这种铜板。

  “锔瓷的基本功就是这锔钉:钉和钉脚的尺寸、角度都没有规定的答案,完全取决于被修复物件的大小和胎壁厚薄。”他说,每一次锔瓷,考的是多年的工匠直觉和经验。瓷片是平面的,而原物件是立体的;碰到缺损部分,手艺人需要有想象力。

  王昌归的桌上有一个高30厘米的直柱形花瓶,是他父亲闲暇时所锔,已经四十年,铁制锔钉布满锈迹,但花瓶依然完好且不渗一丝。“我们现在一般用铜代替。但这个花瓶的钉都锈了也没有松动,这种活非几十年的经验是做不出来的。”

  有一种“破镜重圆”的美

  修复之后的瓷器不可能和原来一样,但锔过的瓷器却自有一种“破镜重圆”的美,不可复制。

  在重新做回“锔瓷匠”的这十几年里,王昌归大概锔了有100多件瓷器(紫砂),平均每年做10件。其中大部分为明清瓷器,最名贵的是一件北宋汝窑茶壶,锔钉最多的是一把紫砂壶,70多个铜钉。

  “需要锔瓷的大概两种人:一是器物本身很珍贵;二是这件器物有特殊含义。无论哪一种,都需要锔瓷人有足够的耐心和定力。说到底,这是一门孤独的手艺。”王昌归说。

  早在千年前的《清明上河图》里,就可以看到街边锔瓷的场景。到了清代,有些达官贵人甚至特意将名贵的茶具酒器打碎,再找锔匠用金银铜材料锔钉起来,来彰显自己的物件有不同之处。

  “惜物聚福,勤俭持家”的祖训让老百姓珍视身边的每个瓷碗、每只茶壶。如果哪家孩子淘气打碎了碗,经常是要结结实实地挨一顿揍的。揍完了,母亲要细心地把每一片碎瓷捡起收好,等着村口响起锔瓷匠吆喝声的日子到来。

  希望更多人可以传承

  “现在人们的生活都富裕了,普通人家打碎了瓷碗大多也是直接丢掉,不会再去找锔匠。如今村中只有四五十岁以上的人,才认得那套锔瓷工具。”

  王昌归有些担心,这一门传承千年的锔瓷手艺会不会就此消失?

  去年4月开始,王昌归计划放下深圳的书画生意回浪川老家。他想在这里建一个锔瓷培训班。 “先从身边人开始。”他把儿子送到了江西学文物修复;女儿和侄子则变成了他自己的第一批学徒。“我想先招一批学徒,免费提供培训,年龄不限,乡里闲着的大叔大婶都可以来。”王昌归说,只要愿意学,有天分的做成就。“锔瓷不光是修复,也是艺术,一种正视残缺、化解残缺的艺术。总之,要把这门手艺传下去。”

  他最大的希望是,有那么一批人愿意跟着他一起,去关注这门孤独的却有关生活和文化的手艺。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6 深山里的锔瓷人 2020-07-01 21051875 2 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