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70岁的书法大家
和23岁的美术学生

有一种师生缘
从一封书信
就开始了

林散之写给王冬龄的第一封信

  这是王冬龄第一次见到林散之。

  1967年秋,王冬龄还在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读书,是书法课代表。老师尉天池带着他上门拜访林散之。

  近七旬的林老跟着二儿子林昌庚住在南京林学院的家里。

  王冬龄拿出自己的习作,林老指着其中一副行草对联:“有才气……”

  冬龄同学始终记得这三个字,一位老先生对一个初见的小年轻的鼓励。

  如今,当冬龄同学到了老师的年纪,无论写多大的字,多“乱”的字,他的精神气和旺盛力,也常让我们这些年轻人惊到。

  他说,这是林散之对他影响最大的地方——住在南京林学院的日子,林散之每天天不亮起床,在树林里打太极拳,接着临写两张汉隶。晚上睡前,月光下再打一次拳。

  “林老70多岁每天都做功课,这一点,我至今也还是老老实实地在坚持。”

  第一封信

  夹着林散之亲临的汉碑

  1968年4月,23岁的王冬龄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江苏泰兴印刷厂工作。单位把他送到扬州印刷厂进修黑白稿设计。

  此时,林散之正“流浪”扬州。两耳全聋的他,加上太太去世,一人无法生活,孩子们决定让70岁的父亲暂时住到扬州二女儿荇若家,就在印刷厂斜对面的太平巷里。

  林散之带着藤篮,《江上诗存》全部手稿,文房四宝,住进如“渔舟”的小屋。一天写字,屋里“下雨”,外孙女不殊在他头上撑伞,他笑:不要伞,让画上添几点屋漏痕。

  6月的一天,冬龄同学来了。他看到老师在一张70厘米见方的方凳子上写字。

  第一次请林老作书,他跑到扬州百货大楼四楼把仅剩下的宣纸一口气全买了,林老为他写了两幅。他又把一些元书纸(注:一种以毛竹为原料的纸张)留给林老,请他为自己临写汉碑,方便自己学习。

  才见第二次面,面对一个20来岁小伙子的“要求”,林散之怎么想?

  4个月后,王冬龄从扬州印刷厂进修结束回到泰兴。10月25日,他收到了林散之写给“冬龄同志”的第一封信,还有一叠冬龄“嘱临”的示范作品。

  前嘱临汉碑,早已写就,无法投递,搁置至今,兹特奉上。君既购得《张迁碑》,可作课余玩习。以君此时不宜学此,若能觅得《曹全碑》(玻璃板者佳,是明拓本上影者),临之最为适宜。以其张法正齐,遒媚精严也(原信节录)。

  扬州相伴

  为学生给启功写介绍信

  一年半后,王冬龄从泰兴印刷厂调到了泰兴文化馆工作。而在扬州的林散之,对前来看望他的扬州地区相关领导提出一个要求:请王冬龄同学来扬州陪伴。

  冬龄住的招待所,离林老二女儿的家走路不到10分钟。每天早餐后,他来老师家“上班”,做小书童,磨墨牵纸。林散之写完字,习惯性挠挠头,瞪圆眼,有时候又不发一言。下午,他会陪老师走到苏北人民医院针灸,看完病,有时候兴致好,两人坐在医院门口的小摊上吃一碗豆沙汤圆。

  林散之喜欢和年轻人玩在一起。他的诗里经常出现“小高”“小沈”“小卞”,都是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对这些艺术的幼苗,在家人看来,林散之有时候甚至偏爱得“过分”。

  杭州书画社要举办鲁迅诗词书法展。费新我给林散之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参加。林散之看完信,转头对冬龄说,你也写一张。

  王冬龄按照《礼器碑》的笔法,写了一首鲁迅的七绝《无题》。林散之看后,没有多讲,拿出一张四尺三开的宣纸,示范李白的诗《下江陵》,写毕,让冬龄重新写了一张,然后,和他的作品一起寄到杭州展出。

  林散之还给冬龄同学开过4封介绍信。

  一封是写给肖平的(林老的学生,著名鉴赏家)。南京博物院举办了一次傅抱石画展,不对外开放,王冬龄想去看。林老写了一封信,给当时在博物院工作的肖平——介绍“王冬龄同志我的友”,还郑重地盖了印。

  今年嘉德拍卖了一封介绍信,林散之介绍王冬龄拜会启功,“我那时没拍照也没复印,这封信最后留在了启功先生那里。”

  1972年8月,卧病在床的启功,第一次看到林散之的草书条幅《东方欲晓》,起床,把作品挂到墙上,看了一会儿,脱下帽子,后退三步,鞠了三个躬:太好了,太好了。郭沫若看到这幅字后,惊叹:300年来无此家。

  今有同学王冬龄钦慕先生大名,恳鄙人介识尊面,幸予接谈为荷。鄙人近患高血压,因索书者多,虚名累人,实无可如何耳。又,前函谦虚太过,实不敢当。匆匆拜覆,不尽!愚弟散之上(原信节录)。

  老师的字课

  那些书信作业上的“批改”

  从扬州回到故乡安徽乌江后,林散之给冬龄同学寄过两次自己早年临的字课。

  其中一本字课,临于1964年冬日,原本是林散之写给儿子昌午的,以启发他——得毋矜秘所学之深,未肯轻易示人耶?昌午近欲知学书,因临群玉堂米帖,以助其辛苦……翻过来一页,是王冬龄的字:1971年7月,林老由皖之乌江寄赠 冬龄。

  还有一本字课,也写于那年。林老的字里行间,以及王冬龄的回忆,为我们拼成一个师生间的故事。

  ……你学书甚勤,于汉碑有心得。前在宁时曾和天池协商,将昔年所做的数种功课,转让一本给你,他已答应,不知何事尚未送你。果如需此拙临,礼器碑一本,下次即寄你。

  信里讲的“下次即寄你”,不是随便说说的,白纸黑字,林散之刻在心上。他很着急。怎么办?他突然想到一件事。

  邵子退,林散之在乌江的发小,也是一位书法家,他跑到邵子退的孙子邵川家里,把邵川的《礼器碑》拿来,附了一个纸条,大意是:这个临本的礼器碑,我寄给学生王冬龄了。

  前几天,王冬龄在工作室找到了1968年6月他临的《圣教序》,在这张他保存最早的字课上,林散之的批语,穿插其间——字须筋骨血肉兼备,方称完美……欲臻此境,非具数十年辛苦功夫,实难造及。所谓功夫,即在用笔。古人对于笔(法),各有心得,而其成功则一。学者于所传碑帖和墨迹中不难揣摹而得。冬龄学书甚勤,因拉杂书此一二,以供临池之助!……

  此时,两人认识还不到两年。老师在作业上的“批改”和鼓励,启蒙发聩,洞见古人的精微奥妙,让这个小同学几乎“震耳欲聋”。

  亲如家人

  虾米、老母鸡和儿子大头

  两人相熟后的四五年,林散之几乎每次都会在信里提一件事:求代购虾米。

  王冬龄是江苏如东人,虾米、淡菜,海边人家的家常菜,先生也爱吃,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易买。冬龄的爸爸正好做生意,“带货”方便。于是,他每回都在信里请冬龄代买虾米,并寄上钱。

  最近蒙尊大人自如东寄来虾米一包,已收到了,厚意甚感。余今年经常多病,感冒,不如往年多矣,因此未能及覆,甚歉之。

  你近来常习字否?以君急宜学行书,现□(信纸残缺)邀(要)求,行书为要,余间可兼习其他,可也。

  1981年的一封信,还特别提到王异,王冬龄的儿子,当时四五岁。林散之很喜欢这个小娃娃,叫他“大头”。后来有几封信,是专门写给“大头”的。

  王异外重孙:

  你好。听你爸爸说,你很用心,但是不常,高兴就学习用心,不高兴就不理他,这是什么脾气。男儿要有志气,不能自曝之十日寒之。这是圣人说的明言。大头(旁小字:你小名字叫大头)今天要骂我,林爷爷你老气横秋,说旧话了,我真是老旧人了。

  除了代购虾米,刚刚结婚的王冬龄给林散之送过一只老母鸡,这封信曾经在浙江美术馆展出过。那天,老母鸡下蛋了,夫子在信里又调皮了——

  廿七号接你来信,甚慰。多谢你送的老母鸡,收到了……你送的那只老母鸡,我不忍杀他,那知道老母鸡真可怜,本天晚上就生了一个蛋,我更不能杀他了,把他养起来,他就隔一天生个蛋给我吃。我每天总是要到院子里看看他。他真乖,不乱跑。我很喜欢他。王冬龄,恭喜你新娶的老婆,还不会生蛋,他倒生了蛋呢!这真是个喜蛋,假使你要在这里,我要煮给你吃。是个喜蛋,哈哈。我也不罗嗦了(原信节录)。

  王冬龄说,和林老的交往,对他来讲最珍贵的一点,没有功利,毫无保留,相当于一种亲情。下转3版

  冬龄收到了林老写来的第一封信,还有一叠自己“嘱临”的示范作品。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a0002 有一种师生缘
从一封书信
就开始了
2020-07-26 钱江晚报2020-07-2600017;钱江晚报2020-07-2600016;钱江晚报2020-07-2600019;21157040| 2 2020年07月26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