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新闻

一位大学教授播下艺术的种子,宁海葛家村村民变身“乡建艺术家”,靠“创艺”挣钱,还去大学讲课……

葛家村“变形记”

做手工的袁小仙

  连绵阴雨中,葛家村青砖黛瓦的庭院里,千年古井旁,甚至电线杆上,墙头和转角随处可见的景观小品……你都会看到,这座位于宁海县偏僻一角的小山村换上的“艺术”新装。

  自家美术馆里,66岁的叶仙绒把儿子刚题好诗的几幅折扇作品一字排开;56岁的袁小仙在自家开的民宿里,又坐到了缝纫机前,动手做一只布偶兔;不远处,39岁的葛品高调整着自家酒吧的灯光,试图将百年老宅变得新潮,迎接年轻人的光临……

  他们都是在这座小山村中土生土长的村民。去年四月,缘于一场“艺术振兴乡村”试验,他们变成了“乡建艺术家”,亲手构建起遍布村庄的文艺景观,亲手将自家房子改造成艺术空间,亲手用艺术点亮了这座只有1606人的村落。

  小山村来了艺术家

  这是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丛志强播下的艺术种子。去年4月,在宁海县的邀请下,他带着3名研究生住进了葛家村,意在用艺术解答一道难题——和很多地区一样,宁海县每年都要花费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建设,但往往规划设计千村一面,资金利用率不高……为此,宁海以艺术破题,启动“艺术家驻村行动”。

  葛家村地处山脚,有1200多年历史,平静安宁。丛志强就看中了它的普通,“试验核心就是在师生的指导下,催生村民内生动力和创造力,积极参与到艺术振兴乡村中。”

  袁小仙并不觉得自己从小就会的缝缝补补是艺术,直到在丛志强团队的帮助下,她第一次做起绒布偶。照着他们画好的鱼图案,她花了一天一夜时间,做成了,“一开始做得没那么好看,但我很感兴趣。”

  袁小仙越做越顺手。14岁的儿子帮忙画图,她又动手做了12生肖等100多个布艺玩偶。大象、长颈鹿、兔子、海豚……袁小仙将这些生动可爱、形态各异的绒布玩具挂上了墙,“粉小仙手工艺院”应运而生。

  叶仙绒66年的人生轨迹除了家就是地头。丛志强发现了她家宝贵的资源——保留着很多老物件,承载着他们的家庭记忆和文化;她的儿女、孙子、外甥的书法都写得非常好。于是,葛家村第一个家庭美术馆——“仙绒美术馆”诞生了。耗时三四天,叶仙绒腾空杂物房,把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千工床等各式古老的嫁妆都陈列了出来,将儿孙的书法作品、女儿的绘画作品装裱挂墙。

  给大学师生上课

  在丛志强团队的指导下,村民开始迸发他们的艺术激情,个个变成能工巧匠,从图纸设计到施工造景全部自己动手。

  如今,葛家村已打造出40多个艺术共享空间、300多个文创品。村子美了,人气回归。一年多来,全国各地200多批参观考察团纷至沓来,小山村吸引了10多万人的目光。

  袁小仙把自家房子腾出三个房间,改造成了民宿,“生意很好,上个月收入就有两万多。”她手工制作的各式布偶玩具也被抢购,一只恐龙布偶卖了120元。

  “仙绒美术馆”开张后的一年里涌入了六七万人,这让叶仙绒夫妻俩生活多了好多精彩,“儿女都住在城区,以前我家很冷清,现在热闹了,还有老外来,逛完就要买我展出的作品,开心啊!”

  每个月,“仙人掌酒吧”让葛品高多了三四千元的盈利。他更开心的是,老宅不仅被保留了下来,还成了年轻人喜欢的地方。

  去年12月,袁小仙、葛品高等10位葛家村村民走进了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悲鸿讲堂,他们给高等学府的师生上了一堂艺术课,讲述各自所演绎的葛家村“变形记”。台下座无虚席,网络直播达到500多万次的浏览量。“连做梦也想不到,我们这些村民能站在名牌大学的讲台上。”回想起那一天,葛品高至今仍觉得骄傲,“这是最高的荣誉。”

  乡建艺术团在葛家村成立了,包括袁小仙、葛品高在内的全村130多人都成了乡建艺术家。他们被分为7个小组,最大的82岁、最小的10岁,以自己的审美与能力打造乡村的艺术空间。而艺术振兴乡村葛家村品牌也正对外输出。葛家村与附近的前童鹿山村、西店崔家村已签约共建艺术乡村,这些乡建艺术家被争着抢着去做艺术顾问。


钱江晚报 新闻 a0005 葛家村“变形记” 2020-08-06 21215786 2 2020年08月0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