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0版:小时·教育

当清水鱼遇上辣椒和脆稻
“空壳村”真成了“高升村”

浙大团队助力山区乡村发展的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浙大农学院师生与高升村村民共探脆稻鱼塘

  当清水鱼遇上辣椒和脆稻

  “空壳村”真成了“高升村”

  浙大团队助力山区乡村发展的这种模式,值得推广

  开化县何田乡高升村位于海拔500多米的山区,过去是典型的“空壳村”。然而近两年,高升村以“清水鱼+彩稻+高升辣椒”这样因地制宜的特色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发展了起来,这一切变化得益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吴殿星教授团队的科研成果。

  最近,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赴浙江金华衢州功能及特色农作物品种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就来到了“浙江大学—开化县何田乡乡村振兴产业扶持示范基地”高升村。

  前几年,实践团调研发现,属于高山蔬菜的高升辣椒,色泽鲜润、辣味纯正,因其品质佳而远近闻名,不仅销往开化县城,而且还会有安徽、江西的客人前来批量订购。

  两年多前,在吴殿星教授及其团队的建议下,村民们不再直接丢弃品质较差的高升辣椒,而是尝试将其作为饵料喂鱼,并确定了草鱼与鲤鱼等适用于这种养殖方式的鱼种。因辣椒中富含各类维生素,经过高升辣椒喂养的清水鱼,肉质更为鲜嫩,蛋白质含量也有相应提高,同时还解决了品质较差的辣椒的处理问题,助推了高升村的农业发展。

  除了吃上了辣椒,当地的清水鱼还吃上了水稻。这种水稻轻轻用力即可折断,被称为“脆稻”,这也是吴殿星老师和他的团队特地为高升村养鱼选育的品种,脆稻的鲜重产量较一般的草料高,用该特种水稻喂鱼,还可显著提高鱼的消化吸收率,鱼排出的粪便少,鱼塘更容易清理。

  在鱼塘边,吴殿星教授轻松折下一些脆稻的茎叶扔入清水鱼塘中,脆稻浮清水,没过多久,就被塘中的清水鱼争抢而吃净。鱼塘边的稻田中,村民还利用彩稻种出了清水鱼的图案,仿佛鱼在水中游,也在稻中游。清水鱼塘也形成了独特而优美的农业景观,具有良好的旅游发展前景。

  高升村在对适宜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水稻、高山辣椒、中药材等通过品种优化实现提质增效的同时,以清水鱼为纽带进行了产业串联。其他特色农业也围绕清水鱼相应展开发展,围绕养好清水鱼,从增加营养(喂富含维生素的辣椒、富含花青素的彩色番薯)、增强抗病(喂中药材薏苡仁和三叶青)、净水促养省工(喂脆稻)三方面出发,养出的清水鱼已是西湖国宾馆的特供菜。

  而且,脆稻谷秆两用,实现秸秆综合利用,用新鲜脆稻喂鱼和兔子,把余下的稻秆磨成粉末,替代米糠,可以为鸡和猪“减肥”,发展高端养殖业;薏苡与三叶青等中药材,既可用以药膳,也可以制特色酒或茶,叶可以喂鱼,秆可养殖动物,替代部分抗生素,以发展中药鱼、鸡等,实现药饲多用。

  这些举措大大提高了作物的利用率,同时促进了村民们的增产增收,高升村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经济模式也极具借鉴与现实意义。

  据高升村书记张顺良说,高升辣椒每年2-3月播种,4-5月便可结实,直到12月,每月均可收获。村中目前有集体鱼塘十多亩,加上村民们自有的鱼塘共计300多亩,清水鱼的名气打响后,高升村日益“高升”。

  并且,浙江大学团队研究当地问题,改良研发了“脆稻”,实现了优化品种的同时,以脆稻、辣椒喂鱼,打造了以清水鱼为纽带进行产业串联的循环农业,有效地促进乡村振兴。这种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生态特色经济的生产方式,可以尝试推广到更多的乡村地区,改善当地农业现状,促进产业发展实现乡村增收。


钱江晚报 小时·教育 a0010 当清水鱼遇上辣椒和脆稻
“空壳村”真成了“高升村”
2020-08-07 钱江晚报2020-08-0700014;钱江晚报2020-08-0700018;钱江晚报2020-08-0700020;21220145|;钱江晚报2020-08-0700021 2 2020年08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