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德喜捧“大禹鼎”银鼎,
为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添彩
8月15日,建德第四次捧回了沉甸甸的“大禹鼎”,把象征着全省治水的最高荣誉揽入怀中。自此,建德市作为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区县(市),此前获得的“大禹鼎”升格为“大禹鼎”银鼎,这座位于新安江畔的中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也再度向世人展现了“水清、风凉、雾奇”的美丽气质。
那么,建德是如何坚定不移打好“五水共治”攻坚战、巩固战、持久战,做到人水和谐,从而擦亮建德这张全国首个气候宜居城市金名片的呢?
科技支撑,助力污水零直排
过去一年,建德市在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过程中, 不仅完成了洋溪街道等8个镇街和主城区蓝天雅苑等20个生活小区的“污水零直排区”建设,还在高铁新区完成了智慧管网系统项目建设试点,项目建设范围覆盖整个高新园区13.52平方公里所有工业企业和公共管网实现智慧系统功能(包括污水系统功能、雨水系统功能、管网数字化管理功能、应急响应功能),实现对雨、污水管网的监控、对异常数据的应急响应和对整改管网系统的数字化管理。
三都镇更是在全市首创了二维码井盖信息化系统。“二维码井盖信息化系统就是对井盖进行赋码,群众可以通过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知道管网的走向,包括窨井接的污水,这些都可以很清楚的在二维码上显示。如果运维的时候检查这个井盖,发现污水不是很正常的话,就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追本溯源,查到源头在哪里,我们就方便维修、方便管理。”三都镇农办主任赵成丰说道。
三化融合,农污治理上台阶
2019年,建德对全市281处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提升改造,220处30吨以上处理终端实现标准化运维;在新安江、兰江治理二期工程中,治理中小河流域22.28公里,河湖库塘清淤10万方;同时巩固提升已整治河道,深化河道水体生态修复工作,持续提升河道水质,确保全域Ⅲ类水质稳中向好。
为保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长效管理,自2018年始,建德市还开展了为期三年的提升改造工作,先后提升500余处终端站点,不断深化改革、优化创新、细化管理,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功能化、科学化、资源化治理水平。
提标改造,农村饮水更安全
建德地处西部山区,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一直是难点。为使农村地区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近年来,建德市坚持“能延则延、能扩则扩、能并则并”的原则,全力破除农村供水管护问题,提高供水覆盖率和达标率。截至目前,共完成农饮水达标提标改造19处,并对116处单村供水提升改造,成立了农村饮用水运营中心,实现24小时在线监测,获2019年全省农村饮水达标提标工作成绩突出县(市)。
智慧建管,美丽河湖再提升
2019年,建德市成功创建了新安江、后源溪、胥溪、清渚溪四条“美丽河湖”,并在胥溪、大洲溪两条河道进行了智慧河道项目试点建设。通过河道综合监测管控图可全览河道自然分布情况,从水下、水面、河岸等多层次地开展监测工作,利用网络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回传、显示。发生异常平台还会实时预警,异常报警信息将在后台管理平台上自动弹出现场画面及报警地点,实现“一键呼叫、一键短信”功能。
据悉,智慧河道建设可有效监管水体水质、水位水速、水面漂浮物、泵站闸站运行情况,同时还能开展智能巡河和决策辅助工作;并能提出水质整治、生态修复、调水配水等方面的建议。智慧河道拥有配置数字河道的数字化平台(含APP)、亲水亲民实体平台、河湖基础信息展示终端,有着展示与推广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以新安江综合保护工程为代表的沿江绿道建设,打通了最后一公里,建成了新安江美丽河湖慢行系统,大大提升了群众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
水陆共融,生态本底再夯实
作为千年古府,建德梅城镇率先开启了美丽城镇建设,通过对梅城水系进行科学疏通连接、生态护岸、泵站提升改造、河湖生态清淤、湿地修复、滨岸带治理等,连通城内外水系,促进水体流动,改善古镇水生态环境的同时,保护和提升古镇品味。
梅城处在钱塘江上游的三江口地方,是钱塘江流域水上运输和水上旅游的生态节点。通过梅城复兴,可打造拥江发展的战略枢纽,带动流域水运和水上旅游复兴,以及传统产业转型,实现“生态带、城镇带、景观带、交通带、产业带、文化带”六条带整体推进、融合发展。以“水陆融合”,全力筑牢“三江汇流”的生态本底,坚守生态环境核心竞争力。
治水六载,建德治水工作始终走在省、杭州市前列:2014年、2016年、2018年,三度获得“大禹鼎”;2019年,以河道水质提标专项行动为抓手,以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提升和“美丽河湖”建设为载体,全面实施“碧水行动”计划,深化落实河(湖)长制,打响新一轮“五水共治”夺鼎战并胜利收官。
璀璨银鼎的背后,是建德市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之路,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守护一方生态取得的成果。建德市将以新安江为主轴,全面、主动、有为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发展平台,加速融进杭州都市圈;同时以江为轴,以水为魂,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人文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