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2版:小时·大健康

20多场论坛精彩纷呈,名医专家工作室应运落户杭州

中医人工智能点亮中山学术月

  中西互融,守正创新。

  9月16日,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省中山医院)第十二届“中山学术月”在莫干山路院区拉开帷幕,长江学者、国家杰青获得者、浙江中医药大学校长陈忠教授,首届全国名中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范永升教授等百余位国内名医大家、学者大咖、管理专家们共同探讨中西医研究成果,分享医院专科建设经验,推动中医药事业创新发展。

  12年来,“中山学术月”的影响力和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该院实施科技兴院战略,建设具有鲜明学科优势的国内一流临床研究型中医医院的重要品牌活动。

  本次学术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刘剑锋教授将在省中山医院设立名中医工作站,这也是他在浙江设立的首个工作站。同时,还有3个浙江省国医名师传承工作室和3个浙江省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也将在学术月开幕式上同步成立。

  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

  服务全民健康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今年的“中山学术月”活动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和期许。

  浙江省中山医院党委书记马慧娟说:“这次的疫情,老百姓看到了中医人的担当,记住了中医药在防控疫病中的力量。作为一家国家三甲中医医院,我们希望能更好地展示在我省‘重要窗口’建设中的中医贡献度,更好地履行‘人民至上’的中医担当力,更好地发挥服务全民全生命周期的中医作用力,这也是我们连续十二年坚持举办中山学术月的初衷。”

  说到浙江省中山医院,老百姓首先想到的就是针灸与推拿这两大备受瞩目的品牌学科。在“中医为本、西医为用、差异化发展”办院理念的引领下,医院一方面继续强化中医优势,一方面大力夯实西医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疗效明显的专科专病专技群,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成功入选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在首次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绩效考核中,交出了全国第24名、全省第1名的亮丽成绩。

  “我们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归结起来是为了持续提升专科学科建设水平,以科技创新为驱动,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更好地服务全民健康。”马慧娟告诉钱报记者。今年的学术月中特别安排了海外线上专场,研讨中医药海外中心建设。2019年11月以来,浙江省中山医院承担建设的中国-白俄罗斯中医药中心、中国-罗马尼亚中医药中心先后揭牌运行,双方开展了包括技术培训、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在内的一系列国际合作,向本地民众提供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浙江省中山医院作为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健康使者”,让中医药之花绽放“一带一路”。

  20多场论坛精彩纷呈

  人工智能专场引人入胜

  探讨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分享专科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创新发展——据浙江省中山医院副院长马睿杰介绍,本届“中山学术月”内容涵盖了学科建设、伦理专场、专科建设、住培专场、国际交流、适宜技术、继续教育等学术专场20多个论坛,邀请了百余位业内大咖共同交流切磋。

  在本次“中山学术月”的论坛活动安排中,记者发现还设有“医学人工智能与临床应用”专场。据马睿杰透露,随着AI+医疗的进一步融合、深入,政策和资金层面的大规模投入,AI辅助技术也在多个医疗细分领域提供了帮助。未来,基于大数据的深度学习将改变医疗行业,对疾病提供更快速、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帮助医生在诊疗时进行精准判断,提高医疗水平。

  “中医的人工智能起步较晚,这次我们开设人工智能专场,希望通过顶尖学者的讲授,把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整合到中医临床研究中,产学研用多方合力、多措并举推动临床研究发展。”马睿杰充满了期待。

  北京中医名家

  首开浙江工作室

  刘剑锋教授多年来致力于抢救、挖掘濒临消亡的民间中医单方、验方的特色诊疗技术,开展文献、临床、实验、标准化等研究以及推广和转化工作。他表示,之所以借学术月之机,选择在省中山医院开设名中医工作站,正是受该院鲜明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所吸引,希望能以省中山医院为支点,整合全国优质的中医药资源,集中一批优秀的医生队伍,建设临床中心,做出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浙江样板。刘剑锋希望未来能跟浙江省中山医院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入的合作,传承全国传统中医学知识和民间家传的“绝招”,进行规范系统的科学性验证。同时创新安全有效的防病治病方法,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百姓的水平。


钱江晚报 小时·大健康 a0012 中医人工智能点亮中山学术月 2020-09-16 21395881 2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