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1版:封面

文章导航

沿着传唱至今的歌声 触摸非凡的历史

不灭

题图为1951年志愿军渡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情形

  沿着传唱至今的歌声 触摸非凡的历史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这一首歌,是70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征时的誓词,它传唱至今,也勾勒出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的情景。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杜鲁门政府悍然派兵进行武装干涉,以美国为首的由16个国家组成的“联合国军”全面投入战争,美第7舰队侵入中国台湾海峡,不顾中国多次警告,越过三八线,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

  “战争”二字,无论何时,都是沉重的。

  可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还是要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过江,高举正义的旗帜,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

  为了保家卫国,为了反抗侵略,为了维护和平。70年过去,资料的揭秘、研究,这场战争的后续影响,都在证明当年这场选择的正确。

  如果历史仅存在于历史的本身,那些奋不顾身的奔赴所铸就的精神,就不会迅速成为影响大众的力量,并传递至今。

  所以,幸好有文艺。

  这70年,无论是从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一幅邱少云在战场上的画像、一曲《我的祖国》,还是今天年轻的文艺工作者创作的话剧《上甘岭》、电影《金刚川》、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英雄们所留下的精神,已经由文艺工作者的书写、咏叹,在舞台与银幕上的塑造,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那些最可爱的人,不灭。他们手持趋向光明的烛火,燃烧在昨天,也燃烧在今天。

  所以,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回看,百废待兴的中国,为什么能赢得这场战争?

  因为,不灭的人,创造了不灭的历史。

  两水洞、云山城、清川江、长津湖、上甘岭……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斗,证明着和平之师、正义之师、人民之师不可战胜。

  而不灭的历史,留下了不灭的精神。

  1953年7月27日,《朝鲜停战协定》在板门店签订。

  今日的鸭绿江,依旧水波浩荡。跨过这条江的志愿军战士,有些人回来了,有些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据抗美援朝纪念馆数据,浙江籍抗美援朝烈士为3361人。

  战士和先烈的精神,由70年前始发,将继续影响无尽的未来。

  这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崇高风范的生动写照,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民族风格的集中展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

  它一直被讴歌,并值得继续被讴歌。

  在那些脍炙人口的文艺作品之后,这个时代的年轻人,也以电影、美术作品、话剧,以及矗立于很多城市的雕塑和更具高科技的光电技术,去塑造着心目中的英雄。

  他们,让这种不灭的精神,有了去往未来的载体。

  今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0年前,这个国家的选择,那些最可爱的人的奋不顾身,正是今日静好岁月的来处。 本报记者 孙雯

  2~8版


钱江晚报 封面 a0001 不灭 2020-10-25 钱江晚报2020-10-2500005;钱江晚报2020-10-2500007;钱江晚报2020-10-2500009;钱江晚报2020-10-2500001 2 2020年10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