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成长读本·读时事

文章导航

扩大内需 理性消费

视觉中国 供图

  上接1版

  扩大内需 理性消费

  2

  眼看着快递包裹一个个进门,你们注意过爸爸妈妈都买了些啥吗?

  除了给你们买的书和玩具,日用品会占多数,还会尝试一些新产品。今年的销售大数据显示:健康、智能家居产品成为消费新风向,刀具、砧板、消毒机销售同比增长543%,大容量除菌烘干类洗衣机销售同比增长近200%……

  其实在今年的“双11”启动之前,很多业内人士心里是有点暗暗担心的,担心受欢迎度、担心销售数据。毕竟今年是特殊年份嘛,疫情的冲击极大地影响了经济。但事实是,人们的消费能力并没有因外部原因而减弱,从商家到消费者,从外贸工厂到田间地头,从直播生态到物流体系,从国内到海外,纷纷走出了颇为默契的协同,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的消费信心。

  最发达的电商平台、最广大的网购人群都出现在中国,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近些年,中国一直致力于新科技的发展,对5G、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进行了很大投入,很多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别的不说,单说移动支付,全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有这么大的用户基础。所有人都知道,手机点点,想要的商品便可以到手中。

  新科技的发展,构建了中国坚韧的产业链和供应链。经历过上半年的疫情,同学们一定很有感触,那就是当我们在家中躲避疫情时,不仅能通过网上购物来补充日用品的消耗,还可以做到足不出户购买生鲜食品。

  疫情也是检验器,它全面系统地测试了中国的电商平台,让大家发现了平时不易发现的很多盲点。所以疫情之后,中国的各大电商平台迎来了一波新发展,最明显的就是,生鲜平台得到了大发展,许多人接受并习惯了网上购买生鲜食品。

  中国的消费市场就是这样进一步打开的。

  疫情之后,大家都熟悉了一个名词——经济内循环。

  我们国家提出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是根据当前全球的经济形势而判定的。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正是得益于外循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世界获益也是明显的,是一种互利共赢的状态。但是目前疫情关系,外循环逐步变得不可控,全球经济发展的未来变得不乐观,这样的情况下,眼光向内,着力挖掘我们本国的经济潜力就变得可行且很重要了。

  “双11”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和市场的巨大体量。

  大家还记不记得,在中国疫情刚得到控制的时候,全国都发消费券、促进全民消费。当时我们的时事开讲还专门探讨了关于消费券的话题。为什么要促进消费?因为消费处于生产链、供应链的终端,它的活跃和繁荣会倒逼上游生产环节加大开工数,提升生产能力,进一步促进国家工农业的发展。

  这就是通过经济内循环来整合国家的内部力量,从而提升整体实力。

  经济内循环要做的就是发展核心产业链,拉动内需的消费,培育新增就业岗位等。而“双11”,其实就是在实现这些目标。

  在疫情期间,曾经有一件事引得全国几亿人同时在线围观,那就是建造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时的“云监工”。今年“双11”又出现了“云监工”,只不过变成了在线看机器人分发快递,1亿人次从中看到了中国经济跳动的脉搏。

  3

  实际上,从全球范围看,“双11购物节”已不仅仅是电商促销的一个代名词,它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消费概念和现象。

  来赞达(菲律宾)公司首席执行官阿利穆伦说,“双11”是由中国人创造出的消费概念,经过多年发展并随着一些中国产品知名度提高,“双11”也成为助推中国品牌走向海外的平台。

  “双11”风靡全球,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折射出的是中国在世界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

  中国自古以来一直是大国,所以才会有“遣唐使”,才会有“下西洋”。中国文化影响了周边各国,也通过两条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欧洲。

  这一场景是不是有些眼熟?

  像极了当下中国的供应链,把中国产的货物,源源不断地输送至世界各地,让“made in China”更好地服务世界。

  不仅仅输出去,通过这种消费形式,我们还能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让中国迅速地融入了世界物流体系;中国制造出海的同时,也让全球先进的管理理念、科技理念更好地进入了中国。在近期刚结束的进博会中,我们就看到,哪怕是今年这样交流不顺畅的时期,全球间商业流动也显示出蓬勃的生机。

  在全球疫情仍然非常严峻的情况下,中国的这一波购物节又给我们的生活添加了不少色彩和安慰。

  在很多国家,第二波疫情席卷,许多地区又开始二次封城,这势必让原本就紧张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工厂没法开工,商店没法开张。买东西不方便,还担心货源紧缺。

  这样的日子我们深有体会。而此时的“双11”则适时地给全球消费带来了暖流。除了进一步激活内需,也带动了中国商品在海外热销,不仅让中国经济加快动起来,也让世界贸易动起来。

  在欧洲等地,今年线下消费受到疫情影响,网络购物成为生活必需。“双11”期间开通的菜鸟号-阿拉山口专列上搭载了20万名欧洲消费者网购的中国商品,主要都是健身、家居、日用商品。圆通快递则开通了一系列通往东南亚地区的空中物流航线,助力东南亚经济尽快恢复。

  4

  “双11”发展到现在,我们应该提防出现什么不好的现象呢?

  同学们肯定也对“吃土”啊“白天打工人、晚上尾款人”啊“剁手”啊这些说法有所耳闻吧。初听之下是不是觉得挺好笑的?但是细细想来,是不是又觉得很不可思议啊。不就是买东西嘛,为什么要把自己买穷,买成负债累累呢?

  从小我们学到的概念不都应该是有多少钱买多少东西吗?为什么现在会为了买件衣服买只手机要去寅吃卯粮呢?越来越多理性的声音在说:要理性消费,不要消费主义。

  什么是消费主义呢?

  其实这个概念在1950年代的美国就有了。也是理智的人对当时的社会发出的提醒。

  那时候的美国,正处于二战后的经济大发展期,一代年轻人盛行“享乐当下”的理念,超出个人需求、超出个人承受能力地挥霍物质财富。这背后离不开商家的推波助澜。

  这种现象,如今也仍要警惕。就在前两天,央视新闻发布了关于消费套路的提醒。它非常科学地告诉大家,我们所以为的购物的快乐,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的快乐,而是下单前“脑补”出来的快乐,等到东西买完了,那股兴奋劲也就过了。

  所以“双11”过后,也会出现一波退货潮,那就是冷静下来后的后悔,甚至还有的人,只享受下单时的快乐,收了快递都不想打开。

  因此,同学们,如果你们看到家里快递成堆的话,也要提醒下爸妈按需购买。

  不过,一位南京五年级的小学生“清空购物车”的想法,倒是很有童趣。

  因为他在校做错了事,于是他在《今天双11》的作文里写道:“亲爱的石老师,您就别生我的气了,我一定好好努力改正错误。相信这个夜晚,您一定也收获颇丰。等我长大赚钱了,我来帮你‘清空购物车’,如何?”

  长大了,大家也可以帮妈妈理性地“清空购物车”,相信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心愿吧。


钱江晚报 小时·成长读本·读时事 a0002 扩大内需 理性消费 2020-11-14 钱江晚报2020-11-1400016;钱江晚报2020-11-1400017;钱江晚报2020-11-1400018;钱江晚报2020-11-1400019;钱江晚报2020-11-1400021;钱江晚报2020-11-1400022;钱江晚报2020-11-1400025;钱江晚报2020-11-1400026;钱江晚报2020-11-1400015;21661550|;钱江晚报2020-11-1400028 2 2020年11月1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