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看江干,新招迭出巧解难
垃圾分类看江干,新招迭出巧解难
打造绿色生态小屋
增强垃圾分类热情
江干区闸弄口街道在天城苑小区打造了一个约20个平方米的垃圾分类绿色生态环保小屋,小屋以绿色为主基调,外墙上印刷了垃圾分类宣传画,门口地面设有垃圾分类飞行棋游戏。
小屋内按功能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酵素制作、绿色账户积分兑换、宣传培训室以及价值可回收物自助回收机。小屋依托垃圾分类宣传,定期举办酵素制作,植物堆肥利用,变废为宝手工制作课堂等活动,为居民开展低价值物品回收和垃圾分类积分兑换,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居民垃圾分类的获得感。
曹玥
四季青店长兼垃圾分类监督者
效果赞
中国服装第一街“四季青”内营业面积45万余平方米,含23家市场,摊位数14000余个,从业人员5万余人,垃圾分类是项难点工作。
为提升源头减量,中纺中心科学规划设置垃圾桶,推进撤桶并点。与此同时,要求商铺签订垃圾分类承诺书,让商铺店长成为分类达人的同时也兼垃圾分类监督者。“开始我们觉得垃圾分类很烦的,但看到店内环境有了这么大的改善,也就愿意分了,而且客人也会感同身受,不再乱扔垃圾了!”商铺店长张先生表示。垃圾分类做的不合格的商铺,中纺中心会在专门的微信群内进行公示,督促整改。
郑晓燕
三方协同发力
江干一小区分类准确率翻番
“以前这里的垃圾房一到夏天就臭气熏天,根本没人管没人问,哪里会有人愿意垃圾分类啊?”家住江干区紫台公寓小区的姜阿姨直言。2019年,小区曾因垃圾分类准确率低于50%屡屡登上黑榜。
为摘掉“黑帽”,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协同,全面推行撤桶并点、定时定投,由物业将原有22个垃圾投放点合理并为3个,提升设施设备改造。社区入户宣传、桶边督导两手抓。业委会通过业主微信群、邻居群、楼道群实时宣传通报,在小区内部形成氛围。如今,小区分类准确率稳定在85%以上,小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王莉丽
彭埠街道
有一个垃圾分类“抖音潮人”
家住彭埠街道普福社区戚桂香的抖音账号,每天记录着她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的经历。她把垃圾分类的实践故事通过抖音、微信邻居群呈现给网友。在她的带动下,社区垃圾分类原本生硬枯燥的模式变得生动起来。
普福社区经回迁后共有1874户居民,常住人口约达7千余人。人员结构有原住回迁居民,有外来出租户人员且流动性大。戚大姐坚持每天在桶边与居民面对面指导,“这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办法,看到小区里吃完随手乱扔的外卖,我就把单子上的门牌号记下来,空的时候去这些人家再做做宣传,”戚大姐敲了敲门,住户不在,她会把准备好的“温馨提醒”贴在门口:“这样做不一定有用,但总比不做好,垃圾分类光靠我们志愿者肯定不够的,只有大家都提高意识,以后才好做。”现在普福社区垃圾分类平均准确率在80%以上。 干书天
小区垃圾分类点
新增洗手池洗手液
“原来投放点没灯的,晚上扔垃圾看不清楚的,现在装上灯以后方便多了!”家住江干区闸弄口街道闻皇庙社区的顾大姐说。
最近,闸弄口街道闻皇庙社区开展垃圾投放基础设施改造,给社区内所有垃圾投放点都安装上了太阳能灯,既给居民投放垃圾带来方便,也解决了传统电灯需要插电的安全隐患。此外,社区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为梅苑二期各投放点配备了洗手池与洗手液,便于居民们投放后清洗双手。一盏小小的灯,一个小小的洗手池,一瓶小小的洗手液,是对居民垃圾分类的一份贴心支持。 丁刘冬
笕桥小学
易腐垃圾产生量大大降低
过去几天,杭州市笕桥小学小农场社团的同学们利用香蕉皮、橘子皮、包菜叶等食物残渣制作了生物酵素。这样的做法不仅培养孩子们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意识,也减少了垃圾产生量。在源头,对于易腐垃圾,学校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学校专门设置了易腐垃圾小助手,负责监督落实班级文明用餐和光盘行动及泔水称重,每个班级每月达标后即可获得流动红旗。目前全校泔水由原来的一天4桶,减为一天半桶。
王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