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5版:小时·新闻

除了带娃烧菜,就是一起喝茶,我们还能干点别的吗?

余杭有群年轻的外婆
宅家也想接点手工活

张玉琼和小姐妹“打茶会”
张玉琼泡的咸茶

  冬日暖阳,晌午时分,余杭良渚港南村,老家四川的张玉琼倚在门槛,等着村里的小姐妹来家里“打茶会”,她嫁到浙江已经30多年了。

  一把烘青豆,毛豆是自家种的,烘好的豆子在石灰缸吊了许久,抓一把还会沙沙响,干吃就很香。青豆搭配绿茶、芝麻、胡萝卜干拼配成的咸茶,用开水冲泡,咸香四溢,风味独特。平日里,村里姐妹喜欢轮流做东请吃茶。一碗耐泡的咸茶,可以喝上半天,这也是杭州余杭北部乡村的农家妇女,消磨闲暇时光特有的生活方式。

  张玉琼早已习惯这里清淡无辣的饮食,烘青豆的手艺,更是精湛到十里八乡的人都会上门讨教。

  张玉琼43岁便当上外婆,和村里早早婚嫁的年轻外婆们一样,上有老下有小,平时离不开家,却有着大把闲暇时光。这些年,她们一直渴望有一份可以宅家的工作。

43岁便成为外婆

勤快能干带大了孙辈

  1988年,19岁的四川姑娘张玉琼由在浙江余杭打工的小姐妹牵线,跑到余杭“对象”家见面。男方兄弟两人,如今的丈夫,排行家中老二。

  “喏,这就是我给你介绍的人,你看看瞧不瞧得上?瞧得上,就留下吧。”

  张玉琼顺着小姐妹手指的方向,瞥了一眼那个男人,心想:“嗯,人倒是长得蛮帅的。”

  这个四川妹子的率性泼辣,在找对象这件事上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下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1989年底,结婚一年后张玉琼生下女儿。头三年在家带孩子,张玉琼脱不开身,没收入也没工作。

  后来村办企业蓬勃发展,丈夫去药厂上班,张玉琼去了袜子厂做女工。2003年,大家又转投服装厂当车工。“哒哒哒”踩着缝纫机,妇女们埋头苦干的日子里,村里生产的杭派女装,销往杭州四季青的各大市场。

  再后来,她的女儿出嫁,2011年,大外孙女出生,43岁的张玉琼当上了外婆。在港南村10组40多户人家里,50岁前当上外婆、奶奶的妇女,不算少数。

  余杭当地农村的婚嫁,男女双方都是本地人的,有个约定俗成的风俗,叫“不来不往”。意思是,女方婚后可以继续留在娘家生活,生的第一个孩子,随男方姓,主要由男方家庭抚养,生的第二个孩子,随女方姓,主要由女方家庭抚养。

  这些年,张玉琼的大外孙女主要是女婿家抚养。2016年,女儿怀上二胎回了娘家,张玉琼辞职回家,伺候女儿生产和做月子。小外孙女出生以后的三年,一路都是她这个年轻的外婆带大的。张玉琼勤快能干,男方家有事的时候,两个外孙女都是她一个人带,两个宝宝也都健健康康,聪明活泼。

打理一大家子

还能不能兼顾工作

  之前这么多年在工厂上班,现在即便是在家带孩子的日子,张玉琼还是闲不住。

  去年夏天,她听说隔壁村有接手工活的生意,就跑去接了单。那个月里,她一边在家做小玩具的组装,一边照顾孙辈,白天时间不够,就开夜工做到10点多。没想到,自己忙乎了20天,对方只给了500元工钱。同村小姐妹吴菊英也接了这活。吴菊英的情况和张玉琼差不多。两位年轻的外婆碰面一算,之前干的手工活,平均下来一天工钱才30元,难免有些上当受骗的感觉。

  村里和她们一样烦恼的年轻外婆们,不在少数。

  其实这个群体一心想接点手工活在家里做,挣点补贴家用的钱,但又担心遇到不靠谱的老板,做了活还拿不到钱。

  上有老下有小,侍奉公婆,接送孙辈,还有全家的晚餐……这些在年轻的外婆们的心中都是自己必须操持的家务。

  余杭的经济这几年发展很快,只是,在中心城区之外,或者互联网经济密集之地的边上,也许就是咫尺之地,依然有着别样的“就业烦恼”。

  农村虽然房大院大,环境良好,但这和农村的就业机会并不一定成正比。

  良渚隔壁的瓶窑,长命村的梁红芬也很有感触。她说以瓶窑长命村、良渚港南村两个大村为例,不到50岁就当上外婆、奶奶,现在还宅家待业的妇女不下100人。

  如果能接到稳定靠谱的手工活在家里做,大家可以联合起来,合作承接订单。

  路远的需要接送货,就由梁红芬这样会开车的妇女负责运输;订单多或者要对方得急的时候,村里30多岁白天工厂上班的妇女,完全可以加入进来,大家晚上一起加班也能赶制出来。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5 余杭有群年轻的外婆
宅家也想接点手工活
2020-12-18 21833562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