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小时·评论

含有博彩的游戏,并不适合未成年人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最近,家长们发现,一种奥特曼卡片在孩子中流行。这种一盒几元到几百元不等的卡片,以盲盒的形式包装、出售,主要出现在学校门口的商店。这款产品让不少孩子着迷,部分孩子花费数千元购买,还有的甚至从家里偷钱出来买。记者走访杭州部分学校周边商店,发现都在售卖类似奥特曼卡片和文具盲盒。

  从这些盲盒的热销程度来看,它们确实击中了许多孩子的心。拆开盲盒之前,并不知道包装里有什么产品,会给你什么样的惊喜。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特别是小孩子。奥特曼卡片还带有对战游戏功能,更容易让人上瘾。

  正因如此,生产盲盒的厂家赚了个盆满钵满。被称为盲盒第一股的泡泡玛特近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盘中市值一度高达上千亿港元,销售好,业绩高,市场看好。盲盒作为一种现象级营销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从产品营销的角度看,采取某种手段激发人们的购买欲,这没有错。比如奥斯曼卡牌,在接到家长投诉后,宁波当地市场监督部门人员检查了相关产品,表示产品本身没有问题,进货渠道也没有问题,售价也没有问题。在包装盒上,甚至有“热爱学习,合理消费,切勿沉迷”等提醒字眼。

  即便如此,对这些流行在学校周边商店的盲盒产品,仍感不妥。这种营销手段针对成年人,可能没啥毛病,但面向未成年人,却很成问题。成年人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而未成年人本身缺乏自控力,是需要保护的对象。以盲盒激发成年人的好奇心,让其买上瘾,顶多被人说是盲目消费;而换作未成年人,这可以说是一种诱导消费。

  固然,法律在这方面没有具体规范,但想必厂家、商家自己心里明白,这其实是在打擦边球。这类盲盒,既有游戏的成分,还有一点博彩的色彩,对未成年人无疑具有一定负面影响。有家长直指商家是“昧着良心赚钱”,不能说毫无道理。关键一点,就是它利用和放大了人性的弱点,未成年人根本无力招架。

  针对校门口售卖的那些盲盒,有关部门恐怕应该有个说法。至于家长,需要对此多留心,加强跟孩子沟通,让孩子了解这些产品的营销模式及坏处。当然,管住自己的孩子,可能比诉诸有些管理部门要来得有效。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5 含有博彩的游戏,并不适合未成年人 2020-12-18 钱江晚报2020-12-1800018 2 2020年12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