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6版:小时·成长读本·科学汇

95后温州小哥哥“指挥员”揭密

怎么给“长征八号”供气

90后
长征八号
供气系统指挥员
扫一扫
和青年航天人
一起探索宇宙

  12月22日12时37分,我国自主研制的新型中型运载火箭“长征八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点火起飞。

  随着首飞任务取得成功,供气系统指挥员黄腾达狠狠地兴奋了一把,“当指挥员的感觉真爽!”

95后温州小哥哥“指挥员”揭密

怎么给“长征八号”供气

  黄腾达,这位来自浙江温州的95后小伙,是第一次担任指挥员。就在数月前,刚接到指挥员任命的他,心情却有些复杂。能在短时间当上系统指挥员,一方面很激动,但想到是新型号火箭的首飞,而且是首次担任指挥员,不免又有些忐忑。

  供气系统主要负责为火箭加注测试等关键阶段输送纯净的高压空气、氦气和氮气。一次加注发射需要全系统实时在线供气10余个小时,出现任何异常都可能影响发射进程,这也对设备可靠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11月24日,“嫦娥五号”成功发射后,离“长征八号”首飞仅剩20多天,但供气设备还有许多工作要做,制定实施计划,组织设备检修,修改方案预案等诸多工作,都压在了这位新晋指挥员身上,时间十分紧迫。

  新型号火箭的技术状态与以往不同,他主动对接需求方,把气体用量逐个进行确认。一开始,对供气接口、指挥流程不够熟练,他就把任务文书带着,得空就拿出来背记。为了提高设备可靠性,他带着岗位人员开展全面排查、维护。为了提升应急处置能力,他把风险隐患重新梳理一遍,并组织演练……白天在现场奔忙,晚上挑灯夜战,成了他的日常。

  12月19日晚上,黄腾达早早赶到发射区组织实施供气保障,进行最后“决战”。可惜次日凌晨,由于发射场上空高空风异常,发射推迟了。推迟意味着工作计划要相应调整,这无疑给这位年轻的指挥员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一夜未眠的他,一面组织岗位人员进行设备状态恢复和检查,一面修改发射日保障计划,制定应急预案。22日凌晨2时,他又如期出现在发射区供气库区。当空气压缩机传来巨大噪声,液氮管路逐渐结了厚厚冰霜,氦气瓶的阀门逐一开启,连续10余小时供气保障任务全面开启。他和大家一样,都憋着一股劲,为了任务成功再次通宵达旦。

  次日中午,随着“01”指挥员“点火”口令的下达,火箭腾空而起,直刺苍穹。得知任务成功后,他那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了下来。

  “当指挥虽然辛苦,但能独立负责一个系统,保障火箭成功发射,值了!”黄腾达说。

  本报记者 陈曦

  通讯员 游连勇 周心悦


钱江晚报 小时·成长读本·科学汇 a0006 怎么给“长征八号”供气 2020-12-26 钱江晚报2020-12-2600021;钱江晚报2020-12-2600018;钱江晚报2020-12-2600020;钱江晚报2020-12-2600014;钱江晚报2020-12-2600015;钱江晚报2020-12-2600023;21873242| 2 2020年12月2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