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势冬藏 静待春生
钱江晚报携手国医大师,推出2021现代冬藏宝典
本报记者 何丽娜 通讯员 鲍航行 于伟
国医大师葛琳仪 |
蓄势
冬藏
静待
春生
钱江晚报携手国医大师,推出2021现代冬藏宝典
经历了超乎所有人想象的2020,面对2021,你许下的第一个新年愿望,会是什么?
健康,必当是全人类热切拥抱新的一年时,最最迫切的期许。
那么,新年伊始,你的健康计划做好了吗?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成为全新的更健康的自己?
如果你还有点迷惑,那就请跟随国医大师葛琳仪和各大医院的名医们,开启本期健康读本的现代“冬藏”养生修习之旅。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藏”的本意,是指农家把收获的农作物储藏好,作为来年的生活保障。在传承千年的中医养生理念中,“藏”,更是万物的根基所在。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言:“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冬季进入蛰伏,此时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最强,而消耗最小,故此时最易于养生,容易把营养成分保存在体内。
“‘冬藏’的终极目标,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积攒起抵御寒冷、疾病的能量。万物蛰藏的时令,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 国医大师、浙江省中医院教授葛琳仪谆谆教导。
在她看来,现代人因为日常消耗普遍过度,更应注重冬藏。“有不少人自以为身体没有问题,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仗着底子好,熬夜、三餐胡乱对付、衣服不肯多穿……殊不知,这样的任性折腾,与‘藏’完全背道而驰,是在极度透支身体健康。如果不及时纠正,必然会付出惨痛代价。”
但另一方面,也不能乱了方阵,过犹不及。
“价格怎么这么低?补不补的呀?”“我身体没问题,我老婆让我来开个膏方补补。”门诊中,经常会有患者这样说,令葛琳仪教授哭笑不得。
“冬令进补的养生理念已越来越深入人心,尤其是在经济发达的江浙沪,不时有人开出天价膏方,着实令人瞠目结舌。”葛琳仪教授说,“利用膏方进行‘冬藏’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膏方并非越贵越好,也不主张过分补,而是得有年老、体弱、多病缠身等适应症才行。”
在葛琳仪教授看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适合自己的“冬藏”方式。
葛琳仪教授已年近九旬,身体倍儿棒,一年四季连感冒都几乎没有,靠的就是她为自己定制的“冬藏”方案。“我虽然没吃膏方,但进补还真是补了点。前一阵我花500元买了支20克左右的别直参,切片,从冬至开始,每天拿3克左右煮煮连渣吃掉,补脾益肺、生津安神、补气固本,只需一周时间就轻松搞定。”
她笑说,身边的不少老中医朋友都效仿她,还有不少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年轻人也向她学,纷纷表示状态改善明显。
葛琳仪教授的“冬藏”秘诀还不止于此。一年四季用冷水洗脸的习惯,她已保持了几十年,可以有效预防感冒。她说,寒冷的冬春季之所以感冒高发,受寒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对身体的保暖,面部常被大家忽略,冷风迎面吹来,明明身上裹严实了可还是着凉了。用冷水毛巾多擦擦脸,冰冷的刺激让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日积月累,就是一种很好的耐寒锻炼。
她把这种方法推荐给很多老慢支患者,他们的发病次数明显减少。不过,这样的耐寒锻炼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让身体有个慢慢适应的过程,所以建议从夏天开始。
今天,是202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宜静心,宜发奋,宜立Flag。明天,小寒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开启隆冬季节。
愿钱江晚报健康读本精心准备的这份现代冬藏宝典,为你蓄积满满能量,迎来健康美好的春生、夏长、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