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c0003版:新春特刊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带你近观大家

一部《西游记》,照出钱锺书的较真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 王水照带你近观大家

  一部《西游记》,照出钱锺书的较真

  本报记者 宋浩

  如果请钱锺书先生推荐一份假期书单,《西游记》应该会列入其中。

  对于向他请教的后学,钱锺书开的书单是“先秦诸子,特别是孔、孟、老、庄、列、韩,如《左传》《诗》《骚》,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魏书》《宋书》《南齐书》,如《宋儒学案》《明儒学案》等等,都是研究中国文化的基础书、必读书”。

  这份书单中,拿出任何一本,加上辅助阅读的各类“集解”,也够读很久了。

  但是,在日常读书生活中,《西游记》是最引起钱锺书阅读兴趣的一本书.

  ——这可是与他有38年交往的王水照先生说的。

  一边追剧,一边吐槽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中华书局推出了王水照的《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一书。

  王水照曾在中国社科院工作,担任钱锺书助手多年,二人虽无师生之名,但有师生之实,数十年间二人始终保持密切的来往,王水照对钱锺书的学术、生活有深入的了解。

  学者董乃斌回顾自己在社科院与钱先生、王先生朝夕相处的情景,感慨“水照是我们这代中文学者里最了解、最有资格写钱先生的人”。

  《钱锺书的学术人生》第二辑中有《钱锺书先生与〈西游〉情结》一文,王水照先生说:“他(钱锺书)不仅从学术层面来读,更从生活情趣层面来读,”《西游记》童话般的情节和故事,给他带来精神乐趣,作为他生活的润滑剂。

  还是来看看钱锺书读《西游记》的趣事吧。

  钱锺书小时候读《西游记》,早期版本中有一些异体字,比如书中 “獃子”(獃,即呆)不认识,他当成“岂子”。当然更不知道这里指的就是猪八戒了。

  到了1980年代末,杨洁导演的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热播,钱锺书也追着看。其中“车迟国斗法”一集中,唐僧师徒与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隔板猜物,其中有一件物品,原本是“一件宫衣”,被孙悟空变成了“破烂流丢一口钟”。

  其实“一口钟”是一种衣着样式,今天江浙地区方言中仍有这一称呼,指婴儿的斗篷式衣服。最初剧组理解错了,真的放了一个可以敲的钟。

  钱锺书看到这里,忍不住要指出。他化名“中枢”写了篇400多字的小文章,投稿给《新民晚报》(1988年3月18日“夜光杯”副刊),指出了问题。这篇小文章开头就说:“电视剧《西游记》是我爱看的节目,物难全美,当然也有些漏洞……”

  之后,剧组重新拍摄了修正版,将道具换成了衣服。

  一边喜欢,一边追,一边吐槽,今天我们看剧也会有这样的体验。

  猴和马是什么关系,叫文物来说话

  关于钱锺书读《西游记》,书中还提到了猴子和马的关系。

  孙悟空受封过“弼马温”,负责在天宫御马监养马。明代谢肇淛在《五杂组》中,提出了《西游记》中这一个梗:养马人常把猴子和马养一起,可避免马生瘟疫。所以《西游记》中,玉皇大帝封孙悟空“弼马温”,其实是“避马瘟”的谐音。把孙悟空当一只“工具猴”,对孙悟空可谓“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了。

  钱锺书在《容安馆札记》中专门有一则谈这一点。他指出,《西游记》中这个梗,确实如《五杂组》所说,但是谢肇淛没指出渊源。

  钱锺书说,唐代末年韩鄂《四时纂要》中就说:“系猕猴于马房内,辟恶消百病,令马不着疥。”这一民俗,在之后宋代梅尧臣的诗、《后山诗注》任渊的注、洪迈的《夷坚志》等都提到了。此外,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藏明玉雕,一只猴子坐在马背上,一只猴子牵着,也有这个意思。

  钱锺书先生读《西游记》,能够把古代的诗文、笔记、方志等文献,以及博物馆里的明代玉雕等实物,一一串起来,可谓通博。

  在《钱锺书的学术人生》中,王水照先生指出,钱锺书到老也一直读《西游记》,兴趣不减。除了《容安馆札记》,在《管锥编》中提到《西游记》也有50多处。还有人指出,《围城》一书中也有来自《西游记》的影子。(丁涵《〈围城〉中的西行——论〈围城〉对〈西游记〉的受容》,《明清小说研究》2017年第1期)

  以上是书中的一小节的部分内容。王水照这本书,内容丰富,系统地谈了钱锺书的生平曲折、为人处世、学术成就等多个领域,既有作为学界同仁对钱锺书学术上的解读,亦有作为朋友、学生角度的温情缅怀。书中还有不少二人私下书信等一手材料,为研究、了解钱锺书不可不读的著作。


钱江晚报 新春特刊 c0003 一部《西游记》,照出钱锺书的较真 2021-02-11 钱江晚报2021-02-1100008;钱江晚报2021-02-1100012;钱江晚报2021-02-1100014;钱江晚报2021-02-1100011;22083456| 2 2021年02月1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