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有权装监控,但要赋予消费者知情权
本报评论员 魏英杰
近日,海底捞在包间内安装摄像头的事在网上引起热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实地走访杭州几家海底捞门店发现,包间里装摄像头确有其事,而且不少包间里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不管包间算不算得上私密空间,我想没有多少人愿意一边吃饭一边被人盯着,这会让人感到不舒服。人们之所以选择包间,无非是求个清静,不被人打扰,又或者有生意沟通交流上的需要。那么,问题来了,有人想要清静,你弄个摄像头看着,有人在谈生意,你也要“无死角”盯着,这还让不让人愉快地吃顿饭了?
关键是,据称这些监控是由门店统一安装的,24小时记录,不能关闭。这就意味着,无论顾客愿不愿意,只要进了海底捞的包间消费,都得无条件接受这一事实,没有任何选择余地。
这除了会引起顾客不适或反感外,还可能存在一个问题:顾客进包间消费时可能没留意到有监控,如果顾客消费中途发现这事并且反对,该怎么办?是不是门店该统一贴个通知,“本店包间里有监控,不喜勿进”,这不是节外生枝、自找难受吗?
目前,尚不知海底捞为何要耗资安装摄像头,本来没有监控的话,也就不会惹出这么多事情。监控只是终端,在终端后面,还得有专人运营、维护、管理。海底捞可能没有侵犯顾客隐私的主观故意,但掌握和管理监控的工作人员能保证没有吗?如果有人花钱让负责监控的人透露在包间里消费的竞争对手的情况,而相关工作员工又贪图利益,真这么做了——海底捞安装监控岂非给自己埋坑?
现在安装监控的场景很多,也不时出现侵犯个人隐私的案例。有必要再次强调,安装摄像头也好,刷脸也罢,应秉持必要性原则,如无必要,就不要安装,更不能调用个人隐私信息。有些互联网应用,明明不需要调用用户照片,也要索取包括它在内的全部权限。过度使用个人信息,除了给个人留下安全隐患,最终也会让用户产生排斥心理。
特别是,经过这些年来各种事例的“教育”,许多人逐渐明白,我们的个人隐私已经成了一些商家的生意。保护个人隐私、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呼声越发高涨。
海底捞在包间里安装监控,或许真没有什么别的企图,只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减少消费纠纷。即便如此,安装了摄像头,却没有赋予消费者说不的权利,也是不明智、有损其美誉度的做法。海底捞管理层应重新审视这一做法,做出相应调整,同时向消费者说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