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小时·评论

比10亿元更贵重的,是那颗感恩的心

  近日,“北大获史上最大个人捐赠”的消息引发公众关注。

  据北京大学官微发布,该校名誉校董、中公教育集团董事长、1995级校友李永新和他创建的北京中公公益基金会捐资10亿元,设立北京大学中公教育发展基金,全面支持北大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发展。这是北京大学建校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个人捐赠,也是最大一笔校友捐赠。

  “已识乾坤大,犹怜母校情”,“投资教育,是最美的公益”,“感恩母校,回馈教育,造福社会”……这笔校友捐赠,赢得一片赞誉。

  校友作为一类特殊群体,一直是高校办学资金的重要供给方,也是高校最为倚重的募捐对象,还被誉为大学软实力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一些高校在校友捐赠方面颇有收获,校友单笔捐款数额越来越大,受关注度越来越高,有多所学校跻身中国大学校友捐赠“亿元俱乐部”。

  校友捐赠的动机,说到底是对母校的感恩之情。李永新的捐赠堪称典型。

  1995年,李永新考入北京大学。当时,他经济困难,连吃饭问题都感到忧心,但他很快收到了北大发放的助学金。北大食堂为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的三毛钱一份的虾米炒白菜以及免费羹汤,令他在多年后仍对母校心怀感激。

  “没有北大,就没有我们今天。”正是基于对母校的感恩,事业有成之后李永新不遗余力、不计回报地回馈母校。自2014年起,李永新代表中公教育集团多次向北大捐资,从第一个1000万,到第一个1亿、第一个10亿……李永新说,为北大作出的贡献是他的“应有之意”。

  感恩于心,回报于行。北大获史上最大个人捐赠这事中,比10亿巨款更贵重的,是这位当年的贫困生的一颗感恩之心。所以,不要只盯着10亿,我们更应该去深刻领会学校和学子之间的深情厚谊。

  从学生入校的那一天起,学校时刻关心呵护他们的成长,自然就会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感恩的种子,有朝一日它终会成长为参天大树。学子在校期间获得了母校的关怀和滋润,就会在成长壮大之日进行爱的回馈,回馈给社会,回馈给母校,也许不仅限于金钱的形式。如此,“爱的礼物”通过学校、学子、社会之间传递,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演绎出感人的佳话。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5 比10亿元更贵重的,是那颗感恩的心 2021-03-04 钱江晚报2021-03-0400022 2 2021年03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