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小店,是一种老朋友般的存在
本报评论员 陈江
杭州下城区三里塘路,王马里蓝领公寓旁,如果不是那盏三色旋转灯箱,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里有一家没有名字的理发店。这家理发店的老板与店员,多年来始终一人兼任。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这条街最兴旺的时候,一共有六家理发店。但现在留下来的只有这家“不充卡还能赊账”的无名小店。今年50岁的富阳人李静波,经营这家社区理发店19年了。19年来,李静波从“小李”变成了“老李”,不过,老主顾们仍然习惯称呼她为“小李”。
李静波的理发店,服务着杭锅、杭氧的很多职工和德胜新村的很多居民。这些老顾客如今多年过七旬。李静波说,“给老人服务,最重要是讲个诚心。很多老人不缺钱,就缺个说话的人。”所以,每一次理发,她都会和他们聊点家长里短。有些老人没事的时候,也会来店里坐坐,把她当成亲人,说说烦心事。
这让人想起了东野圭吾的小说《解忧杂货店》。说的是日本的一个小镇,路旁开着一家杂货铺,有烦恼的人可以通过投递书信的方式,在杂货店店主老爷爷那儿说出心中的困惑。某种程度上,李静波的理发店,就是这样的“解忧小店”。有时候,人们不是需要解决问题的答案,只是希望在那么一个地方,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跟人聊上一聊。
社区小店,生存不易。处于居民日常生活圈,与其说经营的是生意,不如说是人情。就拿这家无名理发店来说,理发费从19年前3元一次到如今15元一次,在这个过程中,李静波每涨一块钱都很纠结。社区里有腿脚不便的老人要理发,她就上门服务,老人们总是多给点钱,还会送上一兜吃的喝的。这种关系,超越了需求与供给的关系,不只是生意,而是感情交流。
经历漫长岁月,路边小店作为邻里之间的一个日常生活场所,发生了多少人情往来。日子随风而逝,小店和顾客之间的联结越来越深,邻居们视小店的存在为必需,习惯了小店带来的便利,习惯了相互之间知根知底的温暖。小店提供日常生活所需,更是老朋友般的存在。
无小店,不杭州。路边小店是城市生活的一角,是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持续一年多,让社区小店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但那些菜店、花店、理发店……仍在默默坚守。这些社区小店,映照着居民热气腾腾的生活,也让杭州更有人情味、更具生活气息。它们,见证了岁月变迁,见证了人间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