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工作时,亲戚问:现在管仓库都要大学生了?
疫情时,朋友问:到底要不要囤大米?
90后守粮人詹忆:
大家把我们忘了
就是最好的消息
本报记者 詹丽华
詹忆和他守的粮仓 |
刚工作时,亲戚问:现在管仓库都要大学生了?
疫情时,朋友问:到底要不要囤大米?
90后守粮人詹忆:
大家把我们忘了
就是最好的消息
詹忆的家在余杭,上班的地方在滨江,中河高架从北到南穿越杭州城区,是他每天的通勤路。
“我叫詹忆,是中央储备粮杭州直属库的一名仓储保管员。”他习惯这样介绍自己,他保管的东西比较特别——粮食,国家储备物资。1993年出生的他,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6年,已经是位资深“守粮人”。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粮食储备问题从公众视线之外一下子推到社会舆论的焦点。
“(那段时间)连好几年不联系的同学都来问,要不要囤几袋大米?我只好告诉他们,只要我们家没开始囤米,那大家就安心吃饭,粮食管饱。”虽然语带调侃,但接连不断的电话也让詹忆真切地意识到外界对粮食储备的陌生,和他肩上沉甸甸的责任。
刚工作的时候不觉得难
现在知道守粮难了
詹忆带我走了一遍他每天工作的路线,一个个二三十米高的立筒仓,这段日子大多储备着大豆。
下着雨,天气阴冷,他却有些高兴。“天冷好啊,粮温不容易过预警线。”他喜欢秋冬天,低温、低湿的外环境,意味着大豆、玉米这些容易发热的储备粮保管更安全。一个个储粮仓巡查过去,筛虫,检查温度、湿度,重复的过程实在有些枯燥。
“粮食仓储工作难做吗?”
“刚工作的时候真觉得不难,内容也不高深,很快能上手。现在越来越觉得粮食保管有大学问,学术性、专业性都很强。”我得到了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
说起来詹忆也是师出名门,他的母校河南工业大学被称为“亚洲粮院”,是全国首个粮食类高等院校,他学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王牌粮校里的王牌专业。
守粮,说简单,2014年暑假詹忆第一次到中储粮浙江分公司实习,第一个月业务就上手了;说难,他工作6年,才觉得自己算是入门了。
粮食仓储仅工作流程就有140多条要求,还有机械通风、机械操作,各项内容都要培训,要研究。“最累的是去原产地一线收粮,每个仓管员都要过这关。到了丰收季,农时不等人,为了抢收抢种大家24小时连轴转,顾不上吃饭睡觉。”詹忆说,60、70后的保管员们都经历过裹着大棉袄收粮,从夜半到凌晨,等太阳出来,人早冻麻木了。“东北收粮,我也去过一次,条件比以前好多了,但一样要冻上半宿。”
收粮并不只是“收”。为了保证质量,每车粮食在原产地就要经过化验,合格后才能装车运输;到库后还要再做一次质量检验,合格后才能入库。即便去年疫情严重的时候,收粮、入库的工作也没有停下。“我要比往常更早一点到库,因为运粮车和司机都要先经过防疫安全检查才能走正常的入库流程。”詹忆说。
只要我们家没开始囤粮,大家就能安心吃饭
詹忆是衢州人,农家子弟,家里有田,但与大多数从没种过地的90后一样,他对田地的唯一印象是小时候在田埂上疯跑。
家人对他的期待也很传统,好好学习,找份好工作。
成了粮食仓储保管员,一开始亲戚朋友们都不太能明白:如今管仓库都要大学生了?
“没想到大家是在这种情况下了解我的工作的。”新冠疫情初期,多国禁止粮食出口引发市场对粮食供应的担忧。一开始看到网上各种晒囤粮的照片,詹忆还跟着笑笑,很快他发现自己莫名其妙成了微信群里最受欢迎的人,时不时有人问他要不要囤点大米,还有一天好几个电话追着问的。
“其实了解我们物资储备体系的人都知道,中央储备、地方储备再加上民间储备,中国是全球粮食储备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供应链物流受阻,一时缺货是有可能的,但长时间短缺肯定不会。我跟亲戚朋友说,只要我们家没开始囤粮,大家就安心吃饭吧。”詹忆笑起来,说这句话比什么解释都有效。
我们正聊着,王振华来了。他是中央储备粮杭州直属库仓储科科长,一位85后“守粮人”,也是杭州库建库的“元老”。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下通宵达旦收粮,烈日暴晒下赶期入库,他都经历过。
“我们没有什么很伟大的事情。”王振华说,要在这个岗位上找波澜壮阔的故事是没有的。詹忆说,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平平淡淡,大家都把他们忘了,说明国无大事,这样最好。
最近这两年,王振华只接到过一个紧急求助电话。“去年2月份,接到金华养殖大户的电话,说饲料运不进来,家里的猪没得吃了。”大家心里很清楚,一旦猪断粮,不仅养殖户要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后续的猪肉供应也可能出问题。“我们浙江分公司紧急调运了两个库差不多5万吨的玉米送过去。”
今年他在购销会上碰到那位养殖户,对方说了一句话:“我诚心诚意地感谢你们中储粮。”共同经历过疫情,养殖户的一句话,让王振华深受感动。
他把这句话转达给了科里的每个人,那些在本地库和库外储粮点监管的“守粮人”们,他们也需要这样朴实而真切的话语,提醒自己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关乎着老百姓一日三餐的安全底线。
老一辈“守粮人”精神仍在传承,只是工作方法更新了
王振华问我,“你看过《天下粮仓》吗?”
《天下粮仓》,几乎每个仓管员都看过,旁人看爱恨情仇,他们看的是粮食生产和国粮储备的“第一紧要大事”。
多少年过去了,粮食仓储管理已经逐步智能化,仓管员手里的工具、工作方法更新了,流程规范制度化了,但老一辈“守粮人”的精神仍在延续。
“我们还是老带新,新人到岗都要先拜师傅。”王振华说,60、70后的仓管员们性格内向的占多数,因为他们上岗的时候粮仓大多分散各地,一个人守一处仓,要耐得住寂寞;80、90后的仓管员则比较阳光外向,因为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需要他们时刻保持交流和学习。
虽然在工作上有着超乎年龄的稳重感,但工作之余,詹忆是个爱打篮球、爱逛街、热爱二次元动漫的普通90后。今年,他刚升级做了“奶爸”,他说工作时最喜欢从空仓到平仓的过程,那让他有一种“脚踏实地的满足感”,而家庭和刚刚降临的小生命则给了他生活上脚踏实地的满足感。
詹忆给我看新注册的B站账号,新年愿望是成为一名“UP主”。他说,“每个行业都有默默奉献的人,拍拍身边的人就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