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4版:小时·新闻

这篇报道见报后,东阳83岁老党员给记者写来三封信——

我的报道感动了他
他的故事更感动我

杜宝华

  《一饭之恩!相别12年终相见》后续

这篇报道见报后,东阳83岁老党员给记者写来三封信——

我的报道感动了他

他的故事更感动我

  上周,记者收到了一份快件,打开来是两封信,手写的。写信给我的是一位读者,东阳83岁的老人杜宝华。只是,我并不认识他。

  但是,看了信,我被他感动了。

  第一封信:

  看了这个新闻后

  我一夜没睡好

  第一封信里,杜宝华老人写道,他在《钱江晚报》上看了我写的一篇新闻:12年前,绍兴老人留宿河南小伙子高景卫;12年后,小伙子上门报恩的故事,他说很感动。

  杜老也给我讲了他的一个故事。

  他说,自己也经常会去帮助一些困难的人,也从来没想过要什么回报。

  有一件事他印象特别深。12年前,同样是在《钱江晚报》,他看到一名准大学生家庭困难,他就给她寄去了1000元钱。

  开始,他们还有书信来往,一直到对方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

  不过这样的书信来往,慢慢地也减少下来,最后都石沉大海,没有了回音。这让杜宝华感到困惑。

  他猜测是不是因为对方得知杜老的老伴中风瘫痪,就怕了,没了消息。其实,杜宝华的老伴今年80岁,中风已经十几年了,这么多年来,都是杜宝华全天候地照顾。

  “或许是她多虑了。”杜宝华这样感叹。

  自己的这么一次经历,让他更加觉得,绍兴的邹大伯和河南小伙高景卫,一个为爱奉献,一个为爱传承,他们都是好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他们都太难得了。”杜宝华说,看了这个新闻后,他一夜没睡好。“或许是太感动了。”

  第二封信:

  帮助有困难的人

  是个“境界”问题

  第二封信里,杜宝华说,他想给90后小伙子高景卫送一面锦旗,彰扬这段知恩图报的交往。

  他说,要送去义乌给高景卫。“从东阳到义乌也不远。”

  为什么要送锦旗?其实,这不是杜宝华第一次送了。

  这几年来,杜宝华已从报纸上搜集到了15个典型的感人人物,还给他们送去了锦旗或者慰问品。比如他给孟祥斌烈士的遗孀送去过一面锦旗;比如去年12月,他给杭州见义勇为的女保安龙春玉寄赠了锦旗和铁皮石斛等,锦旗上写的是“固有龙女天生勇敢,更是春玉心地善良”,现在他还鼓励她申请入党。

  其实,杜宝华老人的家庭也挺特殊的。老伴中风,不能说话;小儿子夫妇是聋哑人,有一个9岁的女儿,夫妻俩没什么经济来源。虽然家庭经济不宽裕,但是,在2000年退休以后,杜宝华还是每年会挤出退休金做公益,来帮助残疾老人、特困学生和孤儿等。

  在他看来,帮助有困难的人,虽没有责任,但是,有个“境界”问题。他是老党员、退伍军人,退休前是东阳市的干部,“帮一个是一个,做一件是一件,总比别人不做的好。”“当然也有人不理解和不支持我。我也不会去计较。”

  “送锦旗的效果还是好的,用了小钱,但弘扬了社会正气和正义。”

  “年纪这么大了,其他什么都拿得起放得下了,但是只有助人为乐这个习惯,要我改还真是改不了。”

  “不怕你笑话”,杜宝华老人还和我说,刚退休的时候,他还喜欢去买彩票,希望中了大奖,可以给老家建个文化礼堂,做件大公益。

  写完这封信是在清晨的4点40分了,杜宝华老人说,这个时候又该“上班”做家务,照顾老伴了。

  收到信后,我给老人打了电话,表示感谢和敬意。

  确实,他也同样令人敬佩。

  第三封信:

  我会亲自

  把锦旗送去义乌

  第二天,他又通过他的聋哑儿子杜明航,给我发来了手写的第三封信。在信里,他告诉我,第一次没联系上高景卫,因为高景卫在高速上开车,什么都没说,第二次终于联系上了。他说,他很高兴,他的第16面锦旗就要出发了。

  他已经让儿子上街去定做好了,锦旗上写着两行字:向爱的奉献者邹大伯学习,用爱的传承书写青春美丽。

  他告诉我,自己会亲自送去义乌,和高景卫见个面,互相祝福。“这也是我的一个小小的美好心愿。我在期待。”

  信里的最后一段话,是杜宝华老人邀请我去东阳他家作客。

  通过这段文字,你或许也能感受到一位老人的真诚吧:“虽然老人家清贫,但是有朋自远方来,我们都会热情接待的,特别是在这个美丽温馨的季节。真的。”

  新闻+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了老人的信后,记者就在想,杜宝华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是一个大小好事做了一大筐的人。”当地的一些朋友这样告诉我。

  1961年8月,杜宝华应征入伍。1964年,被解放军某部评为“学雷锋标兵”。

  杜宝华在部队待了18年,转业到地方后,曾担任东阳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10多年。

  六十多年来,他做了太多的好事。他曾多次奋不顾身参与灭火救人。寒冬,他给安徽磨刀师傅送衣送吃,为小区环卫工人送年货;盛夏,他等候在信箱旁,给邮递员吃冰镇西瓜解暑。

  退休后,杜宝华每年拿出一个月的养老金做社会公益,从2007年开始,已向贫困山区学校和各级图书馆捐赠各类新书3200多册,价值8万余元。

  杜宝华还喜欢创作歌词,为学校、村庄、工厂创作了20多首校歌、村歌、厂歌,不收分文。

  近些年,杜宝华一方面悉心照顾中风瘫痪的妻子,一方面用创作所得稿费和退休金资助了10多名孤儿或特困生,同时还长期照顾两位耄耋老奶奶……

  这两年里,杜宝华又创新了做公益的形式,从报刊和生活中寻找英雄模范,撰写赞语,先后制作锦旗15面,赠送给各行各业的好人。

  “一个人,只为自己活着太自私,只为小家庭活着太狭隘。只有把自己和小家庭融入社会,一辈子为百姓做善事,才能真正体现做人的价值。”杜宝华这样和我说。

  本报记者 史春波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4 我的报道感动了他
他的故事更感动我
2021-03-23 钱江晚报2021-03-2300015;钱江晚报2021-03-2300016;钱江晚报2021-03-2300019;钱江晚报2021-03-2300020;钱江晚报2021-03-2300018;钱江晚报2021-03-2300017;钱江晚报2021-03-2300014;钱江晚报2021-03-2300021;钱江晚报2021-03-2300022 2 2021年03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