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三星堆文化从未失落
它是多元一体的最好样本

城里那些古蜀民
离世之后
真的灰飞烟灭了吗

俯瞰三星堆考古大棚 视觉中国供图
华西都市报供图

  三星堆文化从未失落

  它是多元一体的最好样本

  城里那些古蜀民

  离世之后

  真的灰飞烟灭了吗

  三星堆红,红的是这8个坑,以及8个坑带来的无穷无尽的猜想。

  我们都想知道,3000多年前的那一日或几日,古蜀国的人烧了什么?坑是同时埋的吗?为什么烧?为什么要砸烂坑里的宝贝?

  前两个问题,我们正在一步步靠近答案,其他问题,或许很久都无法解开。

  但是,考古学家对于未解之谜的思考,从未停止。就像三星堆遗址的发掘,这35年来,始终没有中断。

  20世纪80年代至今,通过开展大规模调查勘探和发掘工作,考古队员陆续发现了三星堆古城、月亮湾小城、仓包包小城、青关山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迹,不断明确了三星堆遗址分布范围、结构布局。

  当然,考古发现得越多,问题也就越多。

  为什么坑的“个性”差别这么大

  35年来,三星堆的1号、2号坑是否是“祭祀坑”,为何始终有争议?因为“祭祀坑的性质决定了三星堆的性质”,如果三星堆是以祭祀为主要目的的古城,那它就是古蜀人宗教信仰的中心。

  一周前的发布会上,北大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提出了新观点,他认为,所有的坑都不是祭祀坑,“不是普通祭祀的埋藏,而是某一特殊事件的埋藏。”

  就连领队和执行领队的观点也不一样。雷雨认为8个坑都是祭祀坑。而冉宏林认为,只有两个是纯祭祀坑,其他6个坑,是“祭祀器物的掩埋坑”。

  为什么这么说?6个坑的大小、深度、埋藏的器物,有不可忽略的区分。

  比如,5号、6号、7号三个坑,挤在一个方舱里,因为5号和6号是目前最小的,前者3.5平方米,后者4.1平方米。剩下的6个坑,最小的4号坑,也有将近9平方米。按照目前的发掘来看,5号、6号也是最浅的,都不足一米。而其他几个坑的深度差不多,都是1.4米到1.6米左右,3号坑最深,目前是1.8米到1.9米。

  更重要的是,埋藏文物的不同。

  5号、6号坑,只出土了金器、象牙雕刻的残片。

  再点名8号坑,这是目前坑群里面积最大的一座。不仅出现了红烧土块,甚至发现了墙块、石板碎块,这是与建筑构造或人工设施相关的遗存,很明显不属于真正的祭祀器物。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区分?

  我们继续推理——

  可能是一座宗庙建筑。某天发生了一场大火,建筑倒塌,器物被砸坏。但这些器物很神圣,属于祭祀用器,于是人们就近挖了很多坑,把器物连同建筑废墟,一起埋到了坑里。所以,有6个坑属于“祭祀器物的掩埋坑”。

  而5号、6号坑,埋藏文物种类单纯,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祭祀坑。

  不过,孙华认为,这次的新发现,可能完整揭示三星堆神庙或祭祀场所的遗存。因为之前的发现不完整,很多推论有可能是错误的。

  孙华说,这次对新发现的6个坑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探,为我们完整认识当时的礼仪空间、宗教思想,乃至宇宙观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

  为什么35年来没声息

  古城里,总有一些河道,永不停歇。

  在杭州良渚,5000年来,良渚港一直在那儿,没有太大的改变。在四川广汉,马牧河从西向东,贯穿全城,三星堆建城以前,它就在,至今依然还在。

  “三星堆”,其实就是遗址内的三个黄土堆,它与北面犹如一弯新月的月亮湾,隔着马牧河南北相望,“三星伴月”由此得名。后来,考古发掘证实,这三个土堆实际上是一道长条形的城墙,遭后期人类活动破坏后形成三个堆子。

  在三星堆半个土堆处,往西南方向300米,便是祭祀区,8个坑的所在之地,总共才1万平方米左右。而整个三星堆遗址有12平方公里,镜头再拉近,整个城址合围的区域,有3.5平方公里。最吸人眼球的祭祀区,只占了很小一部分。

  很多人问,距离1986年的考古大发现后,这35年来,为什么没声没息了?

  不是没声没息,只是,普通人很少关注三星堆城。

  冉宏林和前辈一直在找城的遗迹。2011年至2018年,考古人员通过勘探和发掘,有了一系列发现,确认了5道城墙,外廓城由于北城墙的发现而得以彻底闭合,在外廓城还闭合出三个小城。城的形成时代并不相同,三星堆城址原来是“一大多小”的布局。

  发布会上,雷雨说,目前已经初步明确三星堆遗址的三重城圈格局,从里到外分别是:第一重,月亮湾小城;第二重,南界为三星堆城墙;第三重,南界为南城墙,不同的分区,代表了不同的营建年代。

  这也是三星堆古城不断扩建的结果。第一重城圈,是刚建月亮湾小城时,人们就建了大型建筑区、祭祀区,以及疑似的工业作坊区,相当于宫城。第二重城圈,目前能看到普通的居住区,相当于郭城的概念。至于第三重城圈,目前还在发掘中。

  为什么越挖越糊涂

  还有一个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从未发现过三星堆文化的墓葬?冉宏林说,有一种可能性是,三星堆人不实行土葬。不仅三星堆遗址,在整个成都平原的同时期的文化里,大约超过50个遗址,都没有发现比较集中分布的墓葬区。

  当时,三星堆的城里也住着上万人口,他们死后,葬在何处?如果当时的人是火葬或水葬,或许,我们永远找不到他们。

  很多杭州人可能也会好奇地问,这次发现的玉琮跟良渚有关系吗?其实,这只玉琮一点都不“良渚”——正方体,素面,无分节,更没有神人兽面像。

  6个坑的发掘还没有结束,7号、8号坑才刚开始。很多人期待,6个盲盒的全部拆开,是否能回答以前没有解决的难题,比如三星堆标志性的青铜器,究竟在哪里铸造,铜料的原产地在哪里?

  冉宏林说,此前有学者对青铜器做过很多来源分析,但没有统一结论。

  从风格上看,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中原风格,也有本地风格,比较混搭。比如,殷墟遗址出土的铜尊、铜罍、玉璧、玉戈等,在三星堆遗址中都发现了型制相似的器物,但是三星堆的青铜器更接近长江流域很多遗址的同类器,而不是直接来源于中原文化。

  毫无疑问的是,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长江文化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起源和发展脉络、灿烂成就的实物例证。

  孙华说,三星堆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个所谓的失落的文明,它从来没有失落过,一直延续下来。它的产生,也不是从很远的地方,比如西亚北非过来的,它与中原文明的关系是子体与母体的关系,它来自于长江、黄河的文明,来自于二里头文化。

  所以,三星堆文化一直在学习、在模仿,也在创造,最后形成了具有自己文化特点的东西。它后来转化为十二桥文化,又转化成巴蜀文化,然后融汇到秦汉文化里面,成为多元一统的一个最好的样本。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a0003 城里那些古蜀民
离世之后
真的灰飞烟灭了吗
2021-03-28 钱江晚报2021-03-2800016;钱江晚报2021-03-2800017;钱江晚报2021-03-2800020;钱江晚报2021-03-2800019;22298566|;22298564| 2 2021年03月28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