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小时·新闻

众望所归!浙江余姚井头山遗址入选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浙江人对海洋有多爱?
它知道!

接下来的发掘将寻找井头山人的居住区

余姚井头山遗址发掘场景
出土木器
出土骨器
大牡蛎壳制作的贝器

  4月12日至13日,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京召开。经过4月12日全天的项目汇报会,4月13日上午,评委会经过综合评议,最终投票选出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宣布202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名单(按时代早晚顺序):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河南巩义双槐树遗址、河南淮阳时庄遗址、河南伊川徐阳墓地、西藏札达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土山二号墓、陕西西安少陵原十六国大墓、青海都兰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吉林图们磨盘村山城遗址。

  “最早的宁波人”——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入选top10,众望所归。

  8000年前的井头山遗址

  是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来源

  8000年前的井头山人到底牛在哪里,来看看这些“最”——

  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海岸贝丘遗址,也是浙江和长三角地区首个贝丘遗址,为研究全新世早中期中国沿海环境变迁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提供独特案例,为今后探索中国沿海8000年前乃至更早的遗址指明了方向,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与全新世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一次重大突破。

  井头山是典型的海岸贝丘遗址,具有浓厚而鲜明的海洋文化属性,是中国先民适应海洋、利用海洋的最早例证,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的重要源头区域,是中国海洋文化探源的一次重大发现,为全新世早中期海岸环境和海平面上升过程树立了精确的时空坐标;也为研究西太平洋地区南岛语族的起源提供了宝贵材料。

  那么,井头山遗址和河姆渡文化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从遗址所处环境和文化特征上看,井头山遗址所代表的文化类型,应是闻名中外的河姆渡文化的主要来源或直系祖源,是余姚和宁波的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首次把钢结构基坑

  成功运用于考古发掘区围护

  井头山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三七市镇,临近河姆渡、田螺山遗址,地处杭州湾南岸的四明山余脉与姚江河谷的交接地带,2013年,在遗址所在原厂区地质勘探中被发现,总面积20000平方米,是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以来,在浙江沿海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时,大家都很吃惊,它地处沿海低海拔高地下水位的独特埋藏环境,包括之后“隔壁”发现的同为河姆渡文化的田螺山遗址之外,我们还没有发现具备相似埋藏环境、出土相似丰富程度的有机质遗存的同类遗址。

  井头山遗址让我们大开眼界,它深埋地下5~10米,是已知我国沿海地区埋深最大的一处遗址,可以说是“第一深”。跑了9年考古工地,我第一次碰到这么深的现场,完全不敢往下看。

  所以,井头山遗址是中国沿海超大埋深的史前贝丘遗址,这么特殊的埋藏深度,考古发掘单纯用洛阳铲是无法进行的,所以,井头山也开创了新的考古发掘方法——首次因地制宜地把钢结构基坑成功运用于考古发掘区围护,为国内外类似遗址的发掘提供了重要示范意义。

  2019年9月~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发掘,揭露面积750平方米。

  尽快启动二期基坑的建设

  找到井头山人住在哪里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宁波余姚井头山遗址的发掘领队孙国平说,今年,井头山的主要工作是材料的整理,出土文化层泥土的淘洗,文物的分拣。

  目前,场地正在做腾空的准备。孙国平说,他们的基本计划,尽快启动二期基坑的建设,以及考古附属用房的建设,“这是比较急的,下一步的考古发掘需要等基坑建完才能开始。现在可以说箭在弦上,工作都要继续往下做。”

  井头山二期发掘的主要目的有两个,基坑的长期展示,以及下一步的考古。

  井头山和河姆渡、田螺山、鲻山遗址一起已纳入河姆渡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规划。同时,计划建设中国东南沿海(宁波)史前文化研究和科技保护中心。

  而接下来考古发掘的学术方向,具体一点说,就是找到井头山人住在哪里——居住区,房屋遗迹等。

  此前,在750平方米的发掘面积里,考古队员只发现了生活储藏坑、粮食储藏坑,以及一些人居住的遗迹,比如灰坑,当时人们处理食物用的,后来倾倒垃圾。专家推测,当时这里应该是人居住的地方。

  但是,居住区里的建筑遗迹一直没有找到。不过,井头山发现了8000年前的手作黑科技——木器,有100多件,器型很多,有桨、器柄、带销钉木器、矛形器、点种棒、双尖头木棍、单尖头木棍、杵、碗、扁担形木器等。其中数量最多、加工最特殊的,是挖凿有规整椭圆形卯孔的“刀”形器柄,推测它们应是与石斧组装使用的木工工具。

  还有一件带销钉黑漆木器,器形很怪,孔里面插了一根比手指头要长一点的木头的销钉,还可以搭扣牢,像一把锁。河姆渡遗址也没有发现这么先进的器物。最特殊是,木头和销钉之间的孔隙里,涂抹了一层填塞的材料,像胶水一样的东西,目前浙大正在做鉴定。虽然目前还不知道它是干嘛用的,但可以反映出中国沿海地区早熟的加工技术。

  “我们根据出土木器的榫卯结构、加工技术,推测房屋或许也是干栏式结构。” 孙国平说。


钱江晚报 小时·新闻 a0003 浙江人对海洋有多爱?
它知道!
2021-04-14 钱江晚报2021-04-1400014;22383141;22383148|;22383145|;22383146|;22383147| 2 2021年04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