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5版:小时·评论

让小学生“算账”,意在感恩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每个月第二个周日,是杭州天长小学的“无书面作业日”,不过就在4月13日这个周二,这所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们,接到了一个小小调查任务——《我为自己算笔账》,算算父母为自己花了多少钱,并绘制成统计图。

  教育,不仅是要让孩子学习知识,让孩子升学,更要让孩子养成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三观。相比而言,后者之于孩子,之于家庭,之于社会,显然更为重要。

  杭州天长小学这次“无书面作业日”,让孩子们为自己算笔账,属于社会实践作业。这样的作业,能让孩子们基于自身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思考,对其健全人格、养成正确三观都有积极引导作用。

  孩子都是不挣钱只花钱的,他们对于“挣钱花钱”没有一个正确的概念,对于父母付出的心血也大都没什么感觉。但经过这一次“为自己算账”,孩子们可能就会恍然大悟,原来父母为自己付出了那么多,进一步感受到父母的不容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内容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让孩子们预算一下,假设自己到22岁大学毕业都是依靠父母财务支出,毕业后就工作,那么每个月要挣多少钱才能“偿还”父母花在自己身上的钱?

  这样的环节,让孩子尝试换位思考,并给了孩子具体的衡量标准,会让孩子们更加感同身受,教育效果更好。比如,有的孩子给自己定了收入为8000元一个月,除了各种必要的消费等,发现所有钱攒下来需要花100年才能还清父母的“债”。这样的具体数字,对孩子内心肯定是有触动的。

  如此,既能刷新孩子对亲情的认识,也能促进感恩、孝敬等传统美德在他们的心里扎根。

  另外,这个调查也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理财能力和预算计划能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金钱观,可以说是一举多得。老师和家长可以因势利导,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理财意识和能力。从小在这方面受到教育,到了大学或者走向社会时,就不会那么容易在校园贷、网络贷上摔跟头,抗压能力也会强一点。

  小学生“为自己算笔账”,是一次关于亲情和人生的作业,让相关方都有所感悟。

  当然,父母为孩子花钱多少,并不是衡量养育之恩的唯一标准,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标准。父母对孩子的爱,体现在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它不能被花钱多少所量化,它像春雨一样润物细无声。试想,若一个孩子算账结果是父母每年为自己花20万元,而另一个孩子的算账结果是5万元,难道前者得到的爱就一定比后者多吗?当然不是。所以,我们在肯定孩子学习感恩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因为什么而感恩父母。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5 让小学生“算账”,意在感恩 2021-04-15 钱江晚报2021-04-1500023 2 2021年04月1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