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上的书不曾湮没
是江南书香传家的传统
也是全民阅读最好的回应
你家的藏书去哪了
有段时间,我在二手书交易平台“多抓鱼”处理了一些读过的书,同时以卖书所得买书,那种感觉,倒有些物物交换的质朴。
到手的书,有些全新,有些有翻阅的痕迹。更偏爱后者些,因为被读过的书,总不会太差,甚至会想象:和你读过这同一本书的人,是谁?
有一册《文化江南札记》,淘书之前,正好在西湖边的文澜阁听了它的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胡晓明先生的讲座。回来寻书,彼时书店无货,于是,我在“多抓鱼”顺手一淘。
拿到那本书,扉页写有“前任”的签名,书中夹着一张抬头为南京大学的纸,上面有密密麻麻的笔记,可以辨认出其中有几句是随手抄下的书中诗句,也有读书时的感想。
签名一侧还写了“敬书嗜纸”,但,这本书终究到了他人的手里。
85岁的杭州作家汪浙成,不止送出了一本书。他和爱人楼奕林在奉化图书馆捐了一座书房。
这间书房里,除了藏书与记录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资料,还有书桌、书柜、字画,甚至各种各样有故事的小摆件——是座名副其实的书房。
来的人沉浸于赞叹,却不知有人为之付出的艰辛。年龄加起来接近160岁的两位老人,仅整理20箱手稿、书信等相关资料,就花了几个月时间。
汪老师说,阅读照亮了他的人生,他想让阅读照亮更多人。书房就在那里,期待更多人去翻开吧。
因为跟随汪老师返乡,我想起另外的人以及另外的书的去处。
几年前,晓风书屋迎来一卡车的书,它们来自一位老师。在离开原来的主人后,它们又开启了新的旅程。
不久前,一位诸暨籍作家陈章寿,告诉我他把藏书、书画、照片等捐给了家乡的档案馆——这些年听来的故事中,这不是个例,诸多作家、学人,正以这样的方式,回馈故乡,也给爱书一个归宿。
于是,我和我的同事,去寻找了一些故事——关于书的流转。它们如何抵达下一站,找到那些懂它的人。
这样的书,是有温度的。
江南,总少不了藏书的故事。
写书、出书、藏书、护书……往事无须赘述,更为重要的是,它流淌于今天的时间中。
数字时代,我们仍需有一些书具有可以摩挲的质感,看看其中的批注,遗留的字条,友人赠阅的情谊,感受文化的绵延而至。
有人要让书找到最好归宿,有人要探寻一些书的下落。经历了这些,才有情感与文化的留下,书才能立于“照亮”的高处——它不但有了温度,还有了热度。
你家的那些藏书,可以这样“流动”——扫码提取我们整理的一份小攻略,看完之后,欢迎你来【写点生活】说说你的藏书故事。
本报记者 孙雯
2~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