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85岁杭州作家汪浙成,带着万册藏书,在家乡奉化捐出一个书房——

艾青、巴金等人的签名书
流动起来才能照亮更多人

书房一角
巴金签名的藏本

  85岁杭州作家汪浙成,带着万册藏书,在家乡奉化捐出一个书房——

  艾青、巴金等人的签名书

  流动起来才能照亮更多人

  刚过去的五一,很多宁波人有了一个特别的新去处——到作家汪浙成先生的书房,挑几本喜欢的书,坐下来,在文字之间,度过一小段美好的时光。

  4月29日,书房开放前一天下午,85岁的汪浙成和爱人楼奕林,从杭州赶到宁波的奉化图书馆,提早去看了一圈。

  此时,由两辆大卡车从杭州运抵宁波的万册图书、手稿,家具,收藏品,以及友人赠予的珍贵书画,已经布置完毕。

  他在书桌前坐下,习惯性地拉一拉抽屉,里面还留下一把他使用过很多年的小小的银色老式水果刀;茶几上的漆器茶具是上世纪80年代,汪浙成从内蒙古调回浙江时,友人所赠之物;而书架上无数名家签名书的背后,是汪浙成与艾青、巴金等文学大家的交集,也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闪光的片段。

  这间书房,具备了一般家庭书房的功能,但它最大的不同,是摆放了数张书桌,那是为读者准备的。

  汪浙成希望这些书能“活动”起来,为家乡奉化的文化发展实实在在地做一点贡献。

  这个小长假,那些书桌旁的人来人往,恰恰是对这个愿望达成的最为具体的描述。

  游子的感恩

  捐一间书房给家乡

  捐书的念头,藏在汪浙成的心头已经很久了。

  17岁就离开奉化,去北京大学求学的他,与家乡的山川草木,除却少年时代有亲密无间的接触,其余时间聚少离多。大学毕业后,他到了内蒙古工作,直到1986年才调回浙江。

  但是,这样的“离别”,不妨碍汪浙成对故乡情感的愈加深厚,也不妨碍家乡对这位游子无时无刻的照拂。

  在书房开启仪式上,汪浙成忆起一段往事:2007年初,他的女儿在北京治病,医药费筹集碰上难题,奉化各界在第一时间伸出热情的援手。

  之后,汪浙成一直在想——该怎样对家乡致以感谢。作为一名作家,他写过一些反映奉化新面貌的作品,但仍觉得不够。他想到把家里的藏书捐给家乡,让那些照亮了自己的书,进而照亮更多的人。

  汪浙成直言小时候并不爱读书,后来因为家中发生了一些变故,他在苦闷和彷徨当中,打开了书的世界。而诗人艾青是对汪浙成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位作家。

  书房开启的前一天,当诸多作家的签名本呈现在大家眼前,汪浙成提到了这段往事。他说,因为书籍太多,艾青的签名书他一时未能找到。“等我下次找出来,再带过来。”这样一部影响自己一生的诗集,他不想让家乡的读者错过。

  让藏书“流动”

  是两位老人共同的心愿

  起了捐书的主意之后,汪浙成和楼奕林就开始了对藏书的整理,但是,这个过程中,汪浙成没有了最开始的坚定。

  “每当看到十多个书柜里满满的书时,我就想到,这都是我和我的家人们以微薄的工资一本一本买回来的,每一本书的背后,都有我们的故事。我开始有点不舍得了。”

  就在这时,浙江省的老省长沈祖伦先生把他往前推了一把。沈祖伦与汪浙成住在同一所养老公寓。一次,他听沈祖伦说道,自己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亲戚,家里有很多藏书,但这位亲戚90多岁了,视力已经不太好,这些藏书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这些书应该捐出去,才能更好地继续发挥作用。

  听到这个话,汪浙成心里“咯噔”一愣。这样,他就拿定主意了。只是,整理上万册书,对于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汪浙成与楼奕林目前住在良渚的养老公寓,书房却在文二路的家里。“每次进城理书,回来都精疲力尽。”所有图书整理完毕交由奉化图书馆之后,汪浙成将其余20多个纸箱的作品手稿、创作素材、书信、各种未完成的作品草稿和刊登自己作品的报刊杂志等运回良渚,等春节一过,开始慢慢整理。

  “这些几十年前的东西,积满了灰尘,我们都戴着口罩干活,有的牛皮纸信封和稿纸都发黄变脆了,一碰就破。”翻阅、登记,两个人被这些故纸旧字吸引回曾经的岁月。汪浙成说,他们每晚整理到10点多,直到四月初才整理完毕。

  如今,汪浙成书房已经被完美地呈现在奉化图书馆。汪浙成非常感慨,这些藏书凝聚了他和楼奕林几十年的心血,如今它们找到了最好的归宿,而且,他们还可以时常回老家看看它们。

  楼奕林是国家一级作家、著名诗人,她出版过7本书。书房中的很多藏书来自楼奕林。

  人群中,楼奕林绽开笑容。让藏书在奉化图书馆得以“流动”,而不是继续静静地躺在书柜里——这是她与汪浙成共同的心愿。

  书房是一个契机

  重新认识他们的作品

  这间书房是在汪浙成的亲属与各界友人的共同见证下开放的。

  他的弟弟、妹妹,带着各自的家人,从四面八方赶来;他工作过的内蒙古自治区作协与浙江省作协都派出了代表;还有,来自各大图书馆与文学界的友人……

  大家在书架旁翻看汪浙成与曾经的爱人温小钰(1993年病逝)合著的《土壤》《别了,蒺藜》《小太阳的苦恼》《心的奏鸣曲》《早逝的爱》,他的长篇纪实文学《女儿,爸爸要救你》、散文集《远影》《人生如瀑》《大兴安岭人》《根深叶茂》,还有楼奕林的诗集《我还在写诗》《野鸽子》《荆棘鸟》。

  可以说,这间书房,装下的是一部细节繁密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其中,有汪浙成与温小钰的一席之地。

  特意从北京赶来,还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建功先生。来之前,陈建功重读了《土壤》《别了,蒺藜》等作品,再次感受到汪浙成与温小钰在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回避的地位。在他看来,两位作家的“不可回避”,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作品两次获得全国中篇小说奖,而是——“我们现在想说的许多心里话,早在40年前,他们在作品中已经讲到了,包括怎样面对我们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怎样面对我们的错误……”

  除此之外,汪浙成与温小钰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对从传统小说过渡到现代小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尝试,他们最先用多个人称转换的叙述方式,来展现人物内心变化和对事物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与有些风靡一时的作品相比,《土壤》用最朴实手法,赢得了读者的喜爱。

  汪浙成书房的开放,恰恰是一个契机,它让汪浙成与温小钰的文学,从故乡为起点,又开始一场全新的出发。

  这个时代的读者和学者,也许可以从这间书房开始,去重新认识两位作家与他们作品的价值。

  他捐书给故乡

  也是向祖父的致敬

  4月30日下午,在书房开放仪式之后,汪浙成带领一众友朋登上城区西面的锦屏山。

  如果不是暮春茂密的树木与日渐耸起的高楼遮挡,站在山上,应该可以望见汪浙成少年时居住过的老屋。

  锦屏山上有一座建成于1928年的三层仿西洋式建筑,曾经是一座图书馆,汪浙成的祖父汪蟾香是这座建筑的七位筹建人之一。

  70年前,15岁的汪浙成将奉化中学(原址位于锦屏山下,今天的奉化区政府所在地)图书馆的藏书读了个遍之后,又“转战”锦屏山上的这座图书馆。时值新中国成立不久,这座图书馆被划拨给奉化县人民文化馆管理,首任馆长周士非先生给了汪浙成一个“特权”——允许他在图书馆过夜。

  多年以后,再次踏入这座图书馆,汪浙成还记得那些夏天的夜晚,他躺在红漆木地板上感受到的凉爽,还有当时家里所没有的明亮的电灯。

  但那时,汪浙成并不知道祖父就是这座图书馆的筹建人之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他才了解了这件往事。祖父参与了一座图书馆的建造,不但造福了一方百姓,还惠及了后人。

  如今,他把藏书捐给故乡,也有着向祖父致敬和学习的意味:“祖父能参与建造一座图书馆,我只能把藏书放进图书馆,能让更多的人去阅读它。”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a0002 艾青、巴金等人的签名书
流动起来才能照亮更多人
2021-05-09 钱江晚报2021-05-0900017;钱江晚报2021-05-0900020;钱江晚报2021-05-0900021;22493969|;22493967|;钱江晚报2021-05-0900018 2 2021年05月09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