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看似认错一个字,其实是模糊了“严谨”二字

  据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客户端报道,近日,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孙鹤讲解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流传。她在视频中说,颜真卿将“蒲州刺史”的“刺”写成“刾”,是写了个错别字,反映出当时颜真卿的情绪失控:“颜真卿将‘刺’字写成‘刾’(她错读作jia音),本身就是个错字,但是颜真卿自己也不知道。”她还说,在唐代职官制度中,只有“刺史”,没有“刾史”。

  网上流传的这段视频,来自央视网·书画频道的书法公开课,发布于2016年1月《重温经典第十讲:颜真卿——一个缔造二王之外又一巅峰的人》。目前,央视网已将相关视频撤掉了。

  有人认为,孙鹤教授认错字情有可原,毕竟古汉语中异体字、通假字太多,难认的字也很多,即便是书法教育界的教授也难免会存在一些知识盲点。

  事实上,从汉代隶书兴起之后,“刺”字在多数情况下都是写为“刾”的。翻阅历代经典字帖,在汉碑、二王法帖、唐人书法名迹中更是十有七八都被写成“刾”。即使在现代电脑输入法中,也能打出这个“刾”(cì)字。

  据资料显示,孙鹤教授,本科就读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湖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博士研究生阶段就读于首都师大书法文化研究所,获博士学位。之后入中央美术学院书法方向博士后流动站,成为中央美术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位书法方向博士后。由历史学,进而研究文字学,再到书法专业,其个人简介里标识的学术研究领域也是“汉字”,按理,也算专业背景深厚。

  书法创作,首先要从临摹古代经典的碑帖入手,从经典中吸取古人用笔方法、结字规律,领悟汉字之美,这是每一个书法爱好者的必由之路,也是由书法的特殊传承性质决定的。“刾史”这种写法,在古代碑帖中比比皆是,这位书法专业的博士后,按理说应该在临帖过程中碰到过。

  《祭侄文稿》是颜真卿写得最好的一幅字,在书法史上也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千百年来,被无数书法大家悉心钻研,如果有错字,肯定早已被指出了。

  如此看来,孙教授看似是认错碑帖上一个字,其实是心里有点模糊了“严谨”二字。

  即便想超越前人大胆提出新观点,也必须小心求证拿出确凿证据,尤其是面对众多受众,更加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待之。如此不严谨的学术态度,既是对公众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当今,各行各业都取得了极大进步,但学术界标新立异却学艺不精的现象,仍存在不少。今天这件关于“一个错字”的小事,多少反映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看似认错一个字,其实是模糊了“严谨”二字 2021-05-14 钱江晚报2021-05-1400018 2 2021年05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