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9版:小时·大健康

初中女生给石鑫丽医生塞了一张纸条:

姐姐,你是我见过
最温柔、最细心的医生

诉说、致谢、感动……一波接一波涌来
小时健康小站群组成为居民了解基层医护的窗口

小时健康小站群组
欢迎大家都来说说
身边的社区医护

  “只有经历过生死,才能深切感受到社区医务人员是我们危机时刻的保护神。”

  “平日里,我们一家就经常受您照拂,点点滴滴都看在眼中,感激在心。“

  “我们老人都有特别的性格,俞医生却特别耐心,不能用言语表达,只能说真不错!“

  “我因为小腿受伤需要经常去普陀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换药,经常碰到陈医生在午间吃饭或是忙别的工作,但他每次都是第一时间放下手头的事,为我包扎。有一次我腿疼得厉害,碰巧陈医生休息,可是没想到他竟马上从家里赶了过来。”

  ……

  自钱江晚报小时健康小站群组6月中旬上线以来,不少社区居民们将这里视作了解基层医护的窗口,更有不少人直接发帖表达心情。

  “平时总想向我的签约医生好好表达感激之情,口头说谢谢,总觉得还不够,正好借着小时新闻来正式地表达下。也想让这种正能量更多地传递。”读者李先生发完帖后,对钱报记者如是说。

  这一份份的感动,背后都有着什么样的故事?钱报今起将陆续发健康小站故事,可以扫二维码,到小时健康小站群组留言,三言两语或成篇长文均可,钱报记者会跟进采访报道。

来看病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

怎么服药,石鑫丽医生都会多嘱咐几句

  “姐姐,你是我见过最温柔,最细心的医生。”这是绍兴嵊州市黄泽镇中心卫生院门诊部主任石鑫丽收到的一张小纸条,写纸条的是一位初中女生。

  “接到纸条的时候,我还挺意外的,也很感动。”石鑫丽说。

  事情发生在前段时间,那是一天下午,一位读初中模样的小姑娘背着一个书包陪着一位老人来看病。

  “小女孩说那是她的爷爷,爷爷不太舒服,要来做检查。”因为每天接诊的患者很多,石鑫丽已经记不清老人具体是什么病症,就记得老人需要抽血。

  因为人不多,检查做得很快,等待期间,小姑娘也没说什么。

  “检查结果出来后,我给老人开药,然后叮嘱他一些注意事项,包括饮食,怎么休息等。”石鑫丽没有觉得自己那天说得有多么特别,“我们这里来的患者,大多是老年人,很多子女不在身边,来看病也是一个人,所以我都会多嘱咐一些:药怎么吃,哪些生活习惯要调整等。怎么服药这些,其实药盒上也有,但我也会口头嘱托。有些老人,前面说了,后面可能他就忘了,还要多说几遍。”

  石鑫丽已经在这里工作13年,同时也是一位有14年党龄的老党员,如何对待患者,她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像这样的叮嘱,对她来说早就成了习惯,她一般语速也会放慢,方便老人记忆,语气也比较温柔。

  石鑫丽开了药,交待完毕后,小姑娘就陪着爷爷离开了。

  让石鑫丽没有想到的是,过了一会儿,小姑娘又跑回来了,手里还攥了一个 东西。走近后,她把手里的东西塞给石鑫丽,说了一句话:“这个给你。”

  “我一看,是张小纸条,看这个纸张应该是她作业本上撕下来的,纸上写了这样一句话。”石鑫丽当时觉得意外又温暖,“其实这些都是我们日常做的,但收到这样的纸条还是挺受鼓舞的。”

社区医生快速反应

为85岁奶奶赢得黄金救援时间

  这是发生在钱江晚报小时健康小站的又一个与时间赛跑的故事——因为社区医生的快速处理,85岁的杨奶奶没有被突发心梗耽搁,在黄金救援时间内,得到了及时治疗。

  家住杭州拱宸桥荣华里的杨奶奶,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作为签约居民常年在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6月23日一早,杨奶奶在老伴的陪同下急匆匆地赶到熟悉的陈颖颖医生处就诊。

  陈颖颖一看杨奶奶脸色不对,一问,果然这几天都有胸痛、背痛等症状,考虑杨奶奶有冠心病史,PCI支架植入术后已有十年,听诊后陈颖颖认为杨奶奶发心梗。

  陈医生立即开出急诊心电图,并协调开通心电图检查绿色通道,果不其然,心电图报告前壁心肌梗死。时间就是生命,陈颖颖一边让老伴赶紧联系子女,一边紧急联系医联体上级单位杭师大附属医院,通过绿色通道无缝对接,快速进行急救处理,为生命赢得黄金救援时间。

  “该患者既往有心肌梗死植入支架史,造影示前降支支架内99%狭窄,行药物球囊扩张术后无明显残余狭窄。”杭师大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善新介绍说,本次抢救治疗及时,效果良好。

  据了解,杭师大附属医院心内科刘善新主任每周四早上都在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专家门诊,同时参与病区疑难杂症会诊及查房。通过专家的下“沉”指导,拱宸桥中心医护人员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判更精准了,老百姓家门口看病更安心了。

  像陈医师这样,为居民做好健康服务的医生,在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有很多。

  6月17日当天,下着大雨,住在拱宸桥崇庆里75岁的吴阿姨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行动不便,而手术伤口需要换药。听说拱宸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一位技术好态度好的褚医师,特地叫家人来联系出诊。

  主任医师褚彦明忙完手头工作,二话没说就拿起药箱上门换药去了。途中,突遇大雨磅礴,即使披着雨披,雨水还是倒灌进衣领、袖口。他擦拭掉一脸的雨水汗水,细心地给患者换了药,叮嘱了注意事项,吴阿姨连连道谢。

  “医生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医患的和谐是我们的不懈追求,能换回病人的一声谢谢,流点汗淋点雨算不得什么。”回到单位,“湿身”的褚主任笑呵呵地和年轻的同事说道。


钱江晚报 小时·大健康 a0009 姐姐,你是我见过
最温柔、最细心的医生
2021-07-06 钱江晚报2021-07-0600014;钱江晚报2021-07-0600020;22743379;22743253;22743254;22758071;22758025 2 2021年07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