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3版: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通读《全宋词》5遍,因材施教的“明星老师”

他的批注
挖矿现代词学

吴熊和在夏承焘墓前
《全宋词》扉页上的五颗印章
陪了吴熊和30年的《全宋词》

  30年里,浙江大学教授吴熊和把一部《全宋词》(中华书局,1980年)通读5遍,书上密密麻麻作了批注。浙江大学出版社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把这套批注影印出版,学术界、出版界诸多人物接力其中。

  为什么大家要付出这么多心力,去做这么一件事?

  词学大家吴熊和先生,在唐宋词、词学文献学、明清之际词派、域外词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越。

  而在《吴熊和批校全宋词》的两册书里,蕴涵了老教授的读书风格、治学方法乃至学术思路——透过这套书,可以看到吴先生的毕生心血,也能一睹百年来浙江学人在现代词学研究上的传承、理路与贡献。

师从夏承焘

  吴熊和1934年生于上海。1955年从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后,到浙江师范学院(后为杭州大学,今为浙江大学)读研究生。在华师大,钱谷融、徐震堮、施蛰存等教授给他打下学术基础,尤其是徐震堮读书喜欢在空白处记录的方法,直接影响了吴熊和批注《全宋词》。

  吴熊和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到杭州之后,“先后受教于夏承焘、姜亮夫、胡士莹、王焕镳、钱南扬、郦承铨、陆维钊、任铭善诸先生,眼界大开,渐窥治学堂奥。”而影响他最多的,是“一代词宗”、研究生导师夏承焘先生,这是21岁的吴熊和词学研究的开始。

  1963年,吴熊和毕业留校任教,夏承焘交给他一项任务:为陆游的词做编年笺注。

  这一工作,1940年代夏承焘在之江大学教书时,曾让学生做过,但战乱年代,聚散不定,就没了下文。在夏承焘指导下,吴熊和完成了《放翁词编年笺注》,署师生二人名字。

  后来,与学生共同研究,攻克学术难题,就是吴先生从老师这里传承下来的方法。2000年前后,吴熊和主编《唐宋词汇评(两宋卷)》,一共5册,他交由李剑亮、陶然、沈松勤、胡可先等学生与自己共同完成。

  这套书就是以《全宋词》为顺序的,李剑亮、沈松勤、陶然负责第一至第三卷,吴先生自己编写第四卷,胡可先负责第五卷。为了给学生们提供参考,吴熊和从书架上取下已批校的《全宋词》,按照每人负责的不同部分,交给相应的学生。《全宋词》批校中的资料、考订、编年等,就成了重要的资料来源,也在根本上保证了这部书的质量。

  但《全宋词》中吴熊和的批注,并没有全部反映在《唐宋词汇评》中。就像胡可先说,那些批注就像一座富矿,《唐宋词汇评》只挖了一部分,矿下还有很多资源等待开采,而这正是完整版的《吴熊和批校全宋词》面世的意义。

爱读书的传说

  读书时,吴熊和的苦学不倦,是出了名的。浙江大学教授陆坚也是夏承焘的学生,1962年,他与吴熊和都住在杭州大学(今为浙江大学西溪校区)校内第二宿舍,吴熊和住103室,陆坚住108室。

  陆坚回忆说:“那年的夏天特别热,他一手拿着蒲扇,一手拿着书,还用一只脚轻轻地摇动他女儿的摇篮。房间里面没有电扇,两个月的暑假,我没有见他休息过一天。这个形象在今天似乎难以想象。”

  当时中文系的读书氛围极浓,哪位老先生有什么读书趣闻,都一届一届被学生传下来。

  吴熊和在浙江大学教书50多年,除了好读书的形象广为人知,他上课还特别有趣,称得上是“明星老师”,很多同学都喜欢他。

  在台州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张广星的印象里,“吴老师上课举重若轻、引人入胜,教学双方都孜孜不倦,每堂课都是一种享受。”吴先生当年正在撰写《唐宋词通论》,书没有出版之前,上课讲的很多都是书稿的内容,而不是老套地按往年教材搬运旧东西。

  因为好读书的名气广为传播,在学校广受欢迎。晚年不便时,吴熊和就把需要的书请研究生到图书馆代取,馆员也可通融。

  就算吴熊和坐在轮椅上,也不停地看书。2008年之后,病情加重后,已经不能翻书写字了,他就用电脑看,用手指移动鼠标、点击。

君子高标,因材施教

  关于老师的形象,学生黄杰用了论语中一句话:“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在胡可先的记忆里,吴熊和也是这样的。相比夏承焘的爱讲笑话,甚至学校新春联欢会还上台讲,吴熊和对学生则是严格中有宽仁。

  黄杰做博士论文的时候,第一稿写完,拿给老师看,吴熊和不满意,直接画了叉,连画好多页:“你自己回去想想,一周之后再来找我。”

  一寸厚的论文被否定,黄杰那天“走路高一脚低一脚”地回去,“躺在床上三天没爬起来。”一周之后,黄杰仔细思考过了,吴熊和又帮她重新架构。到黄杰博士论文将要出版,吴熊和又抱病坚持审读并作序。回忆这些,黄杰不禁潸然。

  胡可先回忆,老师知道一些同学怕接到他的电话,有一次他想打电话催问一位学生博士论文进展情况,拿起话筒又放下,放下后又拿起,如是再三,最后还是没打出去。

  还有一次,一位年龄相对较长的博士生,带着文章与吴熊和交流。吴熊和聊了一会,忽然撇开话题,聊起当时学界动态,对某位学者的观点,吴熊和表示:“我不同意他!”这位博士回去后,忽然明白,自己文章的思路与那位学者其实十分相似,老师是用这个方式在提点他。

  而吴先生在教学上,简直可以说是“定制”,他根据每个人不同的学力、基础、个性来因材施教。

  胡可先回忆当时选择博士论文题目,本来想写“宋代的科举与文学”,吴熊和建议他换一个题目,后来胡可先论文写的是“永贞革新与中唐后期文学研究”。

  面对学生答辩中的专家意见,吴熊和对赞誉的文字往往一字不提,对于建设性意见,则特别重视。“一直到我们也指导博士生时,才深深感受到,廉价的赞扬并不是培养人才的好方法。”胡可先如今深有体会。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文化故事 a0003 他的批注
挖矿现代词学
2021-07-25 22837844 2 2021年07月2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