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成长读本

文章导航

看清楚,人设非人品

  上接1版

  同学们发现没有,国家新发的这些规定、通知中频频提到了一个词:“饭圈”乱象。这就是整治的根源。

  “饭圈”是近几年因娱乐业而衍生出的一个词,意思是“粉丝”(狂热爱好者fans英语单词的音译)们的圈子。本来,因共同喜欢某个明星而聚合在一起,组个论坛、组个群,是网络世界很常见的事。就好象玩游戏的会加入游戏论坛,文玩有文玩的圈子,钓鱼有钓迷的俱乐部……但是,“饭圈”变了味。

  就如同钓鱼迷需要买钓竿,轮滑爱好者需要买轮滑装备,粉丝同样也需要花钱购买他(她)的作品,需要去看他(她)的演唱会。但是,因为每一个饭圈,都是围绕着一位明星,为他(她)而生而建,投资到这位明星身上的钱,其实也同时让明星及其背后的公司受益。于是,这就给了某些商家以可趁之机,使得饭圈从它诞生之时起,便与资本联系在了一起。

  一些商家把饭圈当成了敛财的手段,通过各种形式,比如中央网信办点名批评的打投、应援、集资、控评等,以“为了偶像”的名义,让粉丝们超出消费能力地去买明星代言的产品,并由此衍生出五花八门的捞钱门道,甚至鼓励粉丝给偶像送价值不菲的礼物。

  比如打榜。当明星有新曲出来时,饭圈就会有组织者出来要求粉丝们买曲。按正常理解,一首曲子的电子版最多不过几块钱,跟电子书一样,买一次下载了就可以无限次听了。但饭圈的买曲可不是这样的概念,这些组织者要求的可是买上几十、几百甚至几千遍!明星在流行歌曲榜的排行,就是通过购买次数来计算的。去年,某位明星单曲的购买量是多少呢?69个小时便突破了8000万元。这笔钱,就是明星与签约公司的收入。这惊人的销量,许多都是靠粉丝一人买几万张撑起来的,甚至还有一口气买了二十几万的。

  很多孩子,为了给爱豆打榜,甚至不惜去网贷,由此还出现了一个新词叫“追星贷”。而不愿花钱的,则被骂抠门,甚至还会遭受网络暴力。

  早在2016年,知乎有个热帖:“混饭圈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和体验”,获赞最高的评论是:饭圈是个(表面上)满嘴仁爱,(但)骨子里都是生意的世界。

  这样乱象丛生的饭圈,是不是很可怕?如今,国家要打击的,就是这样的乱象,要保护和拯救的,就是深陷其中却不自知的未成年人。

  不要被“人设”骗了。“人设”不是人品。

  想追星及正在追的同学们,请深记这句话。

  有位网友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这样写道:

  你所了解的偶像或明星是一个标签,你爱的也是这个标签,不一定是他/她本人。你每天在微博上看到的明星的文字照片,可能根本不是明星发的,而是明星的团队编写的。明星的标签被塑造成阳光男孩或邻家妹妹,本人很可能并不是这样。看真人秀节目,最好抱着娱乐的精神,毕竟混娱乐圈的,演技都比普通人好得多。他们在舞台上表现出的“真实的一面”,水分很大。你追星是为了自己开心,不用太为明星心酸,他们的生活比普通人好得多。所以,你作为粉丝就尽情娱乐好了,不过也就仅仅把这当成娱乐,切莫让他们太影响你的现实生活。

  而这几年来明星频频爆雷翻车的事例,更是证明了“人设不是人品”这句话:

  我们以为,黄海波是个顾家好男人,他却因嫖娼被拘;

  我们以为,房祖名身披父亲光环,多才多艺多金,他因吸毒被拘;

  我们以为,“时代少年团”队长马嘉祺是个学霸,他高考数学才考了25分;

  我们以为,吴亦凡阳光温和,他背地里侮辱女性;

  我们以为,张哲瀚知书有礼,他不顾民族大义;

  ……

  饭圈之所以能滚动起来,它是要依靠流量明星来站台的。而明星的流量是怎么来的?不可否认,大部分明星是通过努力、专业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是,还有一部分超高流量、短期爆红的明星,却是靠着的资本运作,刻意被打造出来的。这就是虚假的人设。

  前文说过,在青春期的时候,偶像往往会成为自身幻想的一种替代,这时候,偶像无疑会成为一种完美的替代品。这就是心理学上的“晕轮效应”,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定性认知后,会继续按照此认知推断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典型的局部影响整体,属于一种主观上的认知偏差。

  一个干净的饭圈,一个干净的娱乐圈,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饭圈乱象不仅掏空同学们的口袋,更是影响三观。

  未成年人在饭圈狂热购买的风气下,很容易被非理性言论引导。更何况很多未成年人,正确的消费观还没形成,哪里抵挡得了这样的攻势——

  “你不买,哥哥之前受的委屈怎么办?”

  “能不能算算哥哥之前损失了多少钱?”

  在这样的话语引导下,很多年纪小的粉丝甚至心怀愧疚,大把大把的钱就花出去了。许多粉丝在透支后,还在为没有多买几张专辑支持偶像而苦恼。

  就在前几日,一个有史以来最年幼的偶像少年团“出道”了,平均年龄才8岁!最小的孩子7岁,最大的也不过11岁。这个年龄的孩子,正常的都应该在上小学一至三年级,他们却在背后经纪公司的包装下,穿着不合年龄的成熟服装,走上了综艺大舞台。

  幸好,这个男团在社会的质疑声中仅存在了4天就被解散了。不敢想像,如果它继续存在下去,会造成怎样恶劣的影响。

  不要去参加选秀,不要去走所谓的养成类道路,不要沉迷虚拟世界。

  英国创造力研究家肯·罗宾森曾做过一期演讲,叫做《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他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观点:义务教育阶段的辍学,还有立法提案和教育政策兜底。真正令人担忧的,是那些身在教室、心里辍学的孩子。

  一个半脱圈的学生网友写道:因为整天关注偶像,所以不太会考虑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和烦恼,就像自我麻醉一样,告诉自己受挫了没关系,反正投入到追星圈里就能获得开心,真的是精神麻药啊……现在觉得这是最恐怖的一点,我的世界变小了,生活的重心从自身移到了偶像身上,所以成绩一落千丈,什么正事都没干成。我每天都在关心偶像干了什么?大家对他的评价如何?饭圈里很乱,会让人变得堕落。

  同学们,在最好的年华,去做适合的事。在学习的年代,就应该去学习,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不是更傲骄吗?

  而一个干净的娱乐世界,将带来健康的心态。去年以来的清朗未成年人网络行动、近期颁布的这一系列规定,正是表明了这样一件事:追星亦有道。


钱江晚报 小时·成长读本 a0002 看清楚,人设非人品 2021-09-04 钱江晚报2021-09-0400006;钱江晚报2021-09-0400010;钱江晚报2021-09-0400023;钱江晚报2021-09-0400025;钱江晚报2021-09-0400027 2 2021年09月04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