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02版:小时·人文读本

文章导航

小宋寻宋丨太庙广场>>察院前巷>>中山南路>>严官巷,生活里的宋韵

从南宋流淌至今的烟火气

太庙广场
蒋师傅做好的酥鱼

  小宋寻宋丨太庙广场>>察院前巷>>中山南路>>严官巷,生活里的宋韵

  从南宋流淌至今的

  烟火气

  早晨6点不到,太阳还没升起,杭州城南的太庙广场上,人还稀稀落落。

  现在,我位于太庙广场一角,中山南路与察院前巷的交叉口,距离地铁5号线候潮门站500米。

  南北向的中山南路与中河高架相邻,中间隔着一段灰色的墙。很有意思,这段墙被设计成宋代屏风的样式。这种格子门在宋代建筑古籍《营造法式》有记载,在很多宋代绘画中也能看到。

  这道屏风墙隔开了古与今,外面是中河高架轰轰的车流,墙内是安静的坊巷生活:曾经的南宋御道是今天的中山南路,曾经皇帝祭祖的太庙是今天的太庙广场,曾经的丞相府在今天察院前巷。这几条不宽的路组成了一个长方形,将太庙广场和农贸市场四面相围 。

  6点多,太庙广场上热闹起来,十几个老人在晨练,抖空竹、打太极。

  80多岁的金大爷拎着一袋猪蹄、一块冬瓜、一袋干菜,从察院前巷出来,往公交站走。金大爷是个老杭州,上世纪90年代末就住在这一带,搬走了仍改不掉来这里买菜的习惯,“我每天5点多就出门啦,坐两站公交过来。”

  察院前巷长400米,走到底就是金大爷天天来的察院前农贸市场,对面是紫阳教育集团的幼儿园,再往左拐是太庙巷,往右拐是大马弄。

  农贸市场门口有家“杭州大马弄蒋师傅美食酥鱼”,这是被老杭州同事特别圈过的,走过路过不可错过。

  蒋师傅今年47岁,老家江西。30年前,17岁的他来到杭州,学过卤味、卤鸭、烤鸭、酱牛肉,没想到最后是酥鱼让他成了菜场网红。

  蒋师傅的酥鱼一共20种配料,吃过的人都说味道好,是老杭州的味道。慢慢做成招牌菜后,蒋师傅就只做酥鱼了。“杭州人是真喜欢吃酥鱼。有个顾客说,杭城前十位的酥鱼摊,他一家家去买来尝过。”

  杭州人为什么这么喜欢吃酥鱼?蒋师傅说,他也是听老一辈人讲的,酥鱼从熏鱼而来,熏鱼在宋代就是一道蛮出名的冷盘凉菜了。

  一位大伯刚从农贸市场出来,拐到了酥鱼店前。趁着蒋师傅给他打包的空隙,我跟他搭了几句话。

  大伯姓邵。“这周围有23条街,都与宋代皇城有关,你来对了。”邵大伯64岁,打小就住在大马弄,10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父母在这里老去,六姐弟在这里长大。

  邵大伯随口报了几条街的路名,我记下了,“十五奎巷、周衙弄、城隍牌楼、大马弄、元宝心、瑞石亭、燕春里、高士坊巷、严官巷、泗水弄……”

  打开手机查了查,真的有23条坊巷。2012年,御街·二十三坊综合保护工程全部完工。历史上那里曾是杭州城的中心区域。现在保留下来的这些街巷建造时间大部分都在宋、明两朝,巷子里的老房子和水井多是清末民初时建的。

  附近还有一家山东馒头店,品种不少,小麦、黑米、玉米、荞麦……各种不同的味道。

  馒头店老板金大哥是20多年前来杭州的,他说那会儿,杭州人除了刀切馒头,不吃没馅的,街上小吃早餐店卖的都是一屉一屉的小笼包和肉包,里面包着鲜香的肉馅和汤水。“我们北方人管那些个叫灌汤包。”

  我乐了,告诉金大哥,其实灌汤包在宋朝,就是馒头。我追剧《清平乐》时,曾发现剧里面出现一个招牌,上面写着“孙好手馒头”。好奇一查,这家店在《东京梦华录》里还真有记载:“桥西贾家瓠羹,孙好手馒头,近南即保康门潘家黄耆圆。”宋代的“馒头”是类似灌汤包的食物,而真正的馒头叫蒸饼,面条叫汤饼。

  早上7点多,人多起来了。这一带的古早味也越来越浓。

  靠近中山南路,跳广场舞的黄T恤们,背景音乐是一首《兔子舞》,上世纪90年代末的一首歌,跟杭城处处翩翩而起的广场舞比起来,古早许多。

  一位大爷倏地一下,一个流畅的拐弯,跨下车,上锁,走进农贸市场。他67岁了,家住武林门,天天晨练,雷打不动的路线是从西湖到北山街、三台山、虎跑兜一圈回来,最后回察院前,备好一天的菜。对了,他的那辆28寸自行车,很古早,但保养得很新。

  沿着中山南路往南,走进一家太庙理发店,几位师傅都在忙碌着,统一穿着古早的白色大褂。

  洪悦英大姐是老板,这家店保留了国营集体店的风格,每面镜子前坐着的都是老人。营业时间也古早,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半。

  师傅们剪起来很快,十几分钟一位,排队不会太久,但又有源源不断的老人进来。

  洪大姐说,有年轻人在网上看到这家理发店,也会来尝试一下:“小时候我家那边也有,已经消失很久了。”

  附近是老城区,居民中老年人比重较大。跟蒋大哥的酥鱼店一样,一开始是周围老街坊来,后来也口口相传。洪大姐说,比如吴山上他们锻炼的,说起来有我这个店,就吸引了新客人来,现在转塘、三墩、丁桥也有人来。

  走出来,正碰上在树荫下散步乘凉的李大爷,他就住在严官巷。

  李大爷每天沿着门口小路,可以爬爬吴山,逛逛西湖。“这里是皇城根儿啊。挖出来才知道,御街、太庙、三省六部就在自己家旁边。”李大爷说。

  外面的世界每天都在高速变化,但这里的时光却走得很慢很慢。

  沿着屏风墙,从察院前巷走到严官巷,我穿过太庙广场。这条路,27年前也有个年轻人走过。很可惜,今天我的寻访,因为他有事抽不开身,不能陪我走这一段。

  背靠吴山的太庙广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与他有很深的关系。

  1994年,杜正贤33岁。当时,城南的卷烟厂大规模改造,杜正贤所在的临安城考古队来勘测,考古发掘了南宋时的三省六部衙署遗址,就在今天的尚城利星广场和六部桥的位置。

  4月的一天早上,雨比较大,其他同事没来,参与挖掘的民工也没来。

  “我是个坐不牢的人,总是骑车大街小巷地转。”趁着八九点钟雨停了,杜正贤坐不牢了,登上了旁边的吴山。

  根据古地图和文献记载,太庙巷的地名始于南宋,最开始是宋高宗修建太庙。

  “当时山上的树没这么高,我从江湖汇观亭的位置,可以看到山下,当时的紫阳小区在拆迁,我琢磨了一下,猜测那一带可能是太庙附近。”

  杜正贤回去向领导汇报,领导让他跟施工方聊一聊。对方是两个老杭州,对历史文化也很感兴趣。

  5月20日,考古队正式进驻现场开始考古挖掘。

  两个月后,他们找到了宋代太庙围墙的墙基,顺着一路挖,又找到了太庙东面的大门。挖下去的围墙地基有1.7米高,灰黄色的土下,掩埋着900年前的条石和青砖。

  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中,杜正贤主持的“南宋太庙遗址”名列其中。

  太庙遗址的发现,对考古界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这是全国最早的城市考古的例子之一。以前,国内更重视郊区的墓葬考古,对城市考古不太重视,因为太庙遗址的轰动,考古界也认识到城市考古的重要。

  今天的太庙广场,是将遗址全部回填保护后,重新盖起来的广场。原来的紫阳小区共12幢楼房的居民则另外安置。

  走过广场,我来到严官巷,路口是南宋遗址陈列馆。

  2006年,在考古遗址旁的南宋遗址陈列馆落成开幕。沉默孤寂千年的南宋文明,仿佛轮回转世般,又热闹起来。轻盈的单面坡形屋顶、青瓦城门形式,外墙的灰砖、简洁的宋式古典窗户,我似乎一下子被拉到寂静的千年之前。

  依墙而建的钢质游步道左侧2米之下就是南宋皇城御街遗址坑。脚踩厚实的玻璃,沿着御街一路走来,御街桥堍和桥墩基础、道路、殿址、河道、三省六部北围墙、营造考究的石砌水闸设施以及元代石板道路,连南宋时期用石头做的既坚固又防盗的窨井也原样呈现。

  今早走的这些路,近一千年前的太庙、御道、官衙就在脚下,上面是回填的土层,再上面是水泥铺的广场和路。人们来来往往,买菜送娃,跳着广场舞,打打太极拳。

  也许旧日生活的痕迹会面目全非,但这一趟我相信仍旧摸寻到了杭州老底子生活的真实标本,那种来自皇城根儿的烟火气。


钱江晚报 小时·人文读本 a0002 从南宋流淌至今的烟火气 2021-09-05 钱江晚报2021-09-0500014;钱江晚报2021-09-0500016;钱江晚报2021-09-0500015;钱江晚报2021-09-0500020;钱江晚报2021-09-0500019;23041293|;23041438| 2 2021年09月0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