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最懂宋人的考古专家聊天,他总结出八句话
宋韵究竟是哪种韵
本报记者 马黎
郑嘉励 |
和最懂宋人的考古专家聊天,他总结出八句话
宋韵
究竟是哪种韵
8月31日,浙江省委召开高规格的文化工作会议,会上提出实施“宋韵文化传世工程”。
这八个字,何意解读?简化成两个字——宋韵,是哪一种韵?
在会议上,我听到了这样一段话:整体推进南宋皇城遗址综合保护,系统开展宋韵文化研究传承和南宋文化品牌塑造,从思想、制度、经济、社会、百姓生活、文学艺术、建筑、宗教等方面,展示多元包容、百工竞巧、追求卓越、风雅精致的宋韵文化气象。
这一种气象,如何具体落地到我们当下的生活里?宋文化,对我们当下人来讲,有什么关系?
钱穆先生《国史大纲》里讲,宋代是“积贫难疗”“积弱不振”,这也是很多人的既定思维。这样的概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宋代“生于忧患,长于忧患”的历史特征。宋朝的疆域,又是中国各主要王朝里面积最为狭小的;到南宋的时候,以淮河—大散关一线作为宋金之间的边界,更是偏安一隅。
确实,宋代的历史脉络里呈现出许多“矛盾”,却发生了经济、文化方面的突出进步,也为我们当下延伸出了广阔的探寻和研究空间。北京大学教授邓小南说,宋代不是中国历史上国势最为强盛的时期,却是文明发展的昌盛时期。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郑嘉励,长期从事浙江地区宋元考古和研究。此前,他参加了杭州市政协文史委组织的多次关于宋韵文化的讨论会,开会的目的,如何破题宋韵?
前几天,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和郑嘉励聊了聊。他给出了八句话。
钱江晚报:我们说的宋韵文化,到底有哪些“文化”?
郑嘉励:今天讲宋韵,就要从宋代的历史文化资源中提炼、汲取出养分,对今天的时代有价值,有正能量,能够鼓舞人心,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和境界。我想到八句话,代表我个人对宋韵的理解。
第一句:浩然正气的爱国主义。这一定是宋韵第一条主旋律。
钱江晚报:你说到爱国主义,很多人都会提到一件事,宋代军事力量的不振,历来受到诟病。两宋三百年,并不是一个太平盛世,始终伴随着外部环境的挑战。南宋在政治军事上丢了半壁江山,节节败退,这个话题不得不讲。
郑嘉励:这是历史事实。但是,国难当头,南宋人是如何抗争的?文官不爱财,武将不怕死。南宋的历史从岳飞开幕,中间有陆游、辛弃疾,到文天祥收尾,很多故事都可以从这里生发,这也是历史的真实,他们的浩然正气,对中华民族心理的正面影响和感召力,远远超过了军事上的失败。我们讲宋韵,首先不应该是弘扬这种精神吗?爱国主义,是表现南宋军事、政治历史的最重要的主题词,没有之一。
郑嘉励:第二句话: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代的士大夫代表了那个最高尚的政治理想,他们不是为自己的小我而担忧,而是这样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我们可以用张载那四句著名的话来表达: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士大夫精神还包括了宋代的文官政治,前几年武义出土的《南宋徐谓礼文书》,曾经比较深度涉及相关内容。
第三句话:经世致用的“浙学”思想。
比如与朱熹齐名的南宋大儒吕祖谦开创的浙学,后来有陈亮的永康之学,叶适的永嘉之学等人的学术思想,强调义利并举,不把义和利对立起来,这应该是我们浙江人经世致用、敢于实践的重要精神源头。
第四句话:放眼天下的海外贸易。
能够支持起南宋的海外贸易,必然需要腹地强大的实力支撑,能够反映宋代经济实力。以一条沉船为例,比如“南海一号”(注: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是国内发现的第一个沉船遗址,距今800多年)。一条船里捞起了很多瓷器,有龙泉窑、越窑等等,那么这些瓷器的生产,当时是怎样一个生产力和技艺,我们就可以倒推到生产地。船货包罗万象,有丝绸,还有很多铜钱、金锭银锭,甚至书籍,那么临安府的金银铺子当时是怎么样生产的?
前面四句话,是历史的基本面,爱国主义精神和士大夫精神,串起政治史这一面。经世致用,是思想文化的一面,以海外贸易代表的是南宋的经济实力——政治、经济、思想,这些是刚性的文化。品茗、插花,这些优雅生活方式,是相对软性的文化,也就是吴自牧在《梦粱录》里说的四般雅事:“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
郑嘉励:第五句话:典雅敦厚的士大夫生活美学。
钱报记者:嗯,这句秒懂。说起宋代人的生活,很多人第一反应好像就是喝茶、插香、插花、挂画、青瓷等等,宋文化,好像就是雅文化的代表,优雅的生活,就是宋代文人士大夫与内心相处的方式,对今天的生活当然大有裨益,但这只是历史一部分。
郑嘉励:第六句话:丰富多元的市民生活。
这句和第五句很容易混为一谈。那些雅事,是士大夫跟自己内心相处的。而市民生活是什么?勾栏瓦舍、酒肆、钱塘江的弄潮儿,还有女子相扑,是瓦舍里重要的娱乐活动,宋仁宗就因为爱好女子相扑而被司马光上书《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劝谏。而这个活动放在明清就绝无可能。可见宋代普通人的生活多元、自由和丰富。
第七句话:奠定后世审美范式的文化艺术。
宋瓷、宋词、宋版书,很多艺术在宋代达到了最高峰。比如龙泉青瓷,奠定了温柔敦厚的审美观。宋版书,是后世书籍审美的典范。再比如叠山理水的园林艺术,还有我们熟悉的宋词、宋画,后世我们来评价一些艺术美学上的好与不好,都会以它来作为典范,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境界。
第八句:以三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
四大发明里,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都出现在宋代。宋朝能够以狭小的疆域养活这么多人口,首先要归功于生产力的发展,而这又是科技革新的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部分,中国的本土科技在宋朝时实现了质的飞跃。
这八句话,是我个人经过深入思考以后,提炼出来的关于“宋韵”的八大主题。宋代在今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完全是正能量的。
钱江晚报:之前网上有人问,如果想穿越,你最希望回到哪个朝代,很多人选择宋朝,宋粉为什么那么多?宋朝为什么在当下可以成为持续热点?
郑嘉励:这里有一个原因,汉唐时,中国的国力固然强盛,它尽管非常辉煌,但跟我们今天的生活不太有联系。而宋代的文化整体呈现出的世俗化、平民化,跟我们今天的生活几乎一样。汉代画像石唐代壁画我们觉得很美,但如果生活里真的是这样子,你肯定受不了。而宋代开创的审美,明清又继承,像理学更不用说了,我们今天的审美和价值观,可以说就在宋代奠定了,我们对宋代有天生的亲切感。
如果从文物的角度上来讲,宋代的文物,除了艺术、书画,如果说器物,其实雕刻得很差。比如北魏的造像石非常精美,宋代雕塑的比例都不对。但是,你看大足石刻、杭州飞来峰的石刻造像,不是神性,而是人性,好像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在眼前,很亲切,世俗化。
钱江晚报:比如从宋代墓葬里就可以看到。你以前讲过,宋人的墓葬,与汉唐有很大的区别,宋代更加世俗,更关心人的真实需求和生存状态。
郑嘉励:南宋墓室内的随葬品,等级也是很模糊的,更多地体现了世俗化的特征,通常以生前玩好随葬,比如文人惯常以文房用品随葬,官员随葬告身文书,比如徐谓礼,随葬品通常都符合墓主人生前的身份与趣味。很少有人会随葬大量的金银财宝,生前是个守财奴,这一点也不光荣。
浙江是南宋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墓葬的地下部分,反而更加朴素,比如黄岩赵伯澐墓,如果棺木、衣物腐朽了,壁面又无装饰,那真是一无所有了。但事实上,墓主人的身份是很高的。这当然跟浙江地区的丧葬文化传统有关,但是也跟理学家、士大夫阶层的死亡观念有关。朱熹虽然迷信风水,但他说过,只有儒家才能坦然看待生命,命就是一股气,气聚在一起,人就活着,气散了就没了,没了就没了。对生死抱着一种相当理性的,非常接近现在唯物主义者的态度。
因此,在江南地区,尤其对身份很高的士大夫阶层,在装饰上,反而会更朴素,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才代表了先进文化的方向,才是文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