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故乡绍兴情感复杂
却忍不住说“我们那里”
周树人出走
鲁迅归来
本报记者 张瑾华
青年鲁迅 |
刘岘所作的孔乙己版画 |
1921年1月,鲁迅先生在北京八道湾11号居所里,完成了一篇带有强烈纪实色彩的小说。2月8日,正是旧历大年初一,鲁迅在日记里写:“晴。春节放假。上午寄新青年社说稿一篇。”
这一“稿”,就是《故乡》。三个月后,《新青年》第9卷第1号上发表。
众所周知,鲁迅的“故乡”,在绍兴。
鲁迅,一个绍兴人,少年闰土的朋友,可能在绍兴的某条小街上与阿秋擦肩而过,在绍兴的乡间遇见过一位像祥林嫂一样面色悲苦沉默的妇女,还有很多一起看社戏的老乡。
周树人离开了,他,成为鲁迅,归来。
100多年后,我们跟着鲁迅的笔触,仿佛也跟着他一起,又回到了他的故乡。从绍兴人周树人一路走来,他如何成为鲁迅。
17岁的少年
从绍兴走到南京
1881年9月25日,江南小城绍兴东昌坊新台门周家,迎来了一个男婴,幼名阿张、长庚,学名周樟寿,字豫才。
在周作人的回忆中,鲁迅更多地是说自己是浙江人。可他的笔下,却又处处是绍兴的风物,故乡的人情。
这看似矛盾的背后,或许跟鲁迅对故乡复杂的情感有关。
鲁迅在绍兴,记忆并不都是愉快的。
13岁,祖父入狱,15岁,父亲病逝,连上学的学费都交不起。
1898年,鲁迅第一次离开绍兴到南京。他是从绍兴走出去的,“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之后,鲁迅也回过数次故乡,最长的一次,是1910年在故乡任教,长达一年。1919年12月,鲁迅最后一次回绍兴,卖房,并将全家搬迁至北京。
也许在当时鲁迅心中,早已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子。
鲁迅长得像他的祖父周福清,他并不喜欢这位祖父,但祖父却也在影响着他的人生。
他反对的人里
有自己的祖父
“鲁迅”横空出世,标志性的事件是他以此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振聋发聩,锋芒毕露。周树人,从此成名,成为鲁迅。
在周树人这个名字前,鲁迅其实还有几个名字,只是没有“叫响”。
走进绍兴鲁迅中学,你会发现一座“豫亭”,该校师生每年清明时会在豫亭前纪念鲁迅先生。
不了解的人,可能会奇怪为什么叫“豫亭”。其实“豫亭”是鲁迅在故乡绍兴时的其中一个名字。
那几个名字,是他的祖父起的,这是因为祖孙间的代沟,还是由于成长中的“新青年”鲁迅将祖父看成是“旧文化”的代表,研究者各有说法。
事实是,鲁迅写了那么多与故乡、亲人有关的文字,但他的公开文字里,从不见祖父周福清的形象。
鲁迅在绍兴周家台门出生后,在京城的祖父给长孙先是取名为“张”,也就是乳名,或小名,于是家里人都叫他“阿长”。鲁迅真正的原名周樟寿,也是祖父取的。接着就取字,为豫山。
有趣的是,鲁迅的字,总是跟雨有关。
在绍兴的学堂上学时,鲁迅先是被同学们叫“雨伞”,开玩笑说“雨伞来了”,因为他的字“豫山”听起来像“雨伞”。
鲁迅不爽,要求祖父改名,祖父改名为“豫亭”,可还是跟“雨”有关,听起来像“雨停”,还是会被同学们开玩笑。
直到改名为“豫才”,似乎才不再跟“雨”纠缠了,鲁迅自己也认可了这个名字。
据周作人回忆,周树人的名字是周家的一位叔祖帮改的,因为这位叔祖是位旧式人物,思想老派,“认为进洋学堂不是件光彩的事,不宜用族谱上的正式名字”。
“豫才”,听起来像“育才”,从“育才”到“树人”,也遵循了名字的某种内在联系。
要说鲁迅跟祖父的疏离,是一代“新人”反对“旧人”,应该是成立的。
鲁迅的好友曾说,鲁迅自己说过,他小时候读书不用功,曾被祖父训斥。但后来他在教育部时,看到了祖父当年在大清朝进士考试中“点翰林”的考卷,读了祖父写的考试文章,觉得祖父写得“并不高明”。
况且旧时的“老爷”,家里还有几房小妾,鲁迅的祖父不善待自己的夫人蒋氏,也颇让身为长孙的鲁迅反感。
鲁迅对家庭给他安排的跟朱安的包办婚姻也甚为反感,去日本留学也避免不了这桩婚事。后来,朱安成了她自己说的,“我也是鲁迅的一件遗物”。
祖父周福清,曾经进士及第,“点过翰林”,也代表了当时周家的“最高权威”,后来又因“科场舞弊案”直接导致了周家的败落,这“旧的光荣”又变成了耻辱。
这场变故直接影响了少年鲁迅敏感的心灵,骤然遭遇家庭变故,让他直接体会到了世态炎凉。
跟巴金类似,鲁迅的反叛,从旧式传统意义上的周家“长孙”到五四新青年,也正是从反对家族权威者开始。
诸类在故乡的往事,以及在故乡绍兴的“新青年”萌芽时期,将代表旧势力的祖父当成反对的,要批判的对象,在思想上的割裂,也是必然的。
鲁迅就是带着对故乡和故人的复杂的感情,揣着对故土的爱与恨,走向了更大的世界。
孔乙己和阿Q的
绍兴味道
在鲁迅所有的作品当中,《故乡》是影响最为广泛持久的作品之一。目前的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系列中,六年级有《少年闰土》,九年级又有《故乡》。
除了“闰土”,从鲁迅的故乡走出来的,还有祥林嫂、孔乙己等一个个人物,他们有农民,有被侮辱的女性,还有知识分子。
阿Q的未庄,在地图上并不存在,但我们还是将它认为是鲁迅的故乡绍兴。
还有一位既是具象又是抽象的“狂人”,虽然不知他是何方人氏,似乎,他也曾在绍兴的街头巷里间出没过。
从鲁迅和友人的通信中可以看到,对自己笔下人物的绍兴味道,鲁迅是有精准的把握的。
1933年,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先驱、著名画家刘岘出版了《孔乙己》插图集、《风波》插图集、《阿Q正传》插图集等,将鲁迅小说中的想象,落到了实处。
1934年2月26日,鲁迅写了一封信,对刘岘所作插图,提出十分具体的意见:“阿Q的像,在我心目中流氓气还要少一点,在我们那里有这么凶相的人物,就可以吃闲饭,不必给人家做工了。赵太爷可以如此。”
没过多久,5月18日,鲁迅收到了刘岘的来信,以及一本木刻《孔乙己》,单片十一幅。
鲁迅又在回信中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孔乙己的图,我看是好的,尤其是许多颜面的表情,刻得不坏,和本文略有出入,也不成问题。不过这孔乙己是北方的孔乙己,例如骡车,我们那里就没有,但这也只能如此,而且使我知道假如孔乙己生在北方,也该是这样一个环境。”
在鲁迅先生的点拨下,刘岘最终画出了比较符合鲁迅心目中的孔乙己和阿Q。
在信中,鲁迅说的“我们那里”,指的就是故乡绍兴。
不论离家乡远近,形形色色的故乡人物,早已是刻在他脑子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