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 数字报纸


a0016版:小时·评论

网暴如病毒,是对他人的二次伤害

  新冠病毒确诊病例及密接人员身份等相关隐私信息的泄露问题,如今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

  据福建莆田市委政法委微信公众号9月22日通报,近日,莆田市两名泄露初筛阳性人员和密接者个人信息的医疗业相关工作人员,被处以500元的行政处罚。这两名医疗业相关工作人员,私自将相关信息转发至个人家族群,导致初筛阳性人员和密接者姓名、身份证号、电话、地址及近期行程等隐私信息在网上大量传播,一些受害者收到莫名其妙的骚扰电话。

  作为流行病的权威调查报告,流调报告自然越详实越好。详细的信息有助于尽快收治患者,隔离无症状感染者,追踪管理密切接触者,防止疫情扩散。轨迹越详尽,能起到提醒作用,也有助于寻找密切接触者和提示有关人员自我观察。同时,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可靠详实的信息是公民的义务。

  当流调报告对外发布时,就应该遵循规范了。去年2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发布通知指出,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个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公开姓名、年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因联防联控工作需要,且经过脱敏处理的除外。

  像真实姓名、身份证号、门牌号这种可以精确定位的个人信息一旦发布出来,必然会对当事人造成困扰。哈尔滨一位确诊病例的个人信息被公开后,遭到网络谩骂,甚至被诬为“哈尔滨毒王”。去年12月,成都市通报3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有一名20岁的女孩因为在确诊前的14天内去过3家酒吧,遭到网友的谩骂,被贴上“不检点”“转场皇后”的标签。

  这就需要在发布流调报告时,既要追求科学性、实用性,又要保障相关病例的隐私权。多起事件表明,信息泄露可能出现在疫情防控各个环节,有些甚至是参加防控的工作人员造成的。哪些流调信息可以公开,哪些不能?传播、散布个人隐私的涉事方需承担哪些责任?需要制定一套规范,并严格执行。

  此外,对网友泄露相关个人隐私的行为也要严厉打击。有些个人信息的泄露,源于网民自发的寻找查证,这同样是在侵犯他人隐私权,需要承担法律责任。


钱江晚报 小时·评论 a0016 网暴如病毒,是对他人的二次伤害 2021-09-24 钱江晚报2021-09-2400023 2 2021年09月24日 星期五